建造盛唐 第六章 因祸得福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2-19 20:51:42

李世民并没有在大安宫多待。

身为大唐天子,掌天下之舵,没有多余的功夫来陪李元瑷虚度时间。

在回太极宫的路上,李世民还是说了:“辅机,你去好好了解一下此事内幕,就商王今日展露的赌术,朕不信,还有人能够逼得他跳河。他再不济,好歹也是朕的弟弟,谁有那胆子,将他逼迫的如此境地?”

长孙无忌脸上带着几分尴尬的笑意,顿了顿方才说道:“此事,老臣却是知道一二。归根究底的,也是商王太小气了。商王手上有一贴,名曰《咏庭前若榴》。”

李世民颔首道:“他哪有那本事弄到这真迹?那是先皇赏赐给他的,朕都眼红呢。”

《咏庭前若榴》是书法家蔡邕的传世之作。

蔡邕于书法一道,远不及王羲之、王献之那么出名,可在书法界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书法在中国源远流长,唐之前的历史名家数不胜数,真正蓬勃发展最为璀璨的时代,即是汉末两晋,而蔡邕是这个时代的开创者,先驱一般的存在。

张彦远《法书要录》说: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

可见一二。

蔡邕因哭董卓,为王允所杀。

王允将蔡邕视为奸佞,认为奸佞的文章著作“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世人蒙受毁谤议论”,将蔡邕的传世之作付之一炬。

故而蔡邕的真迹极少。

《咏庭前若榴》还是靠曹操从匈奴迎回蔡文姬而得以保存。

隋炀帝杨广酷爱蔡邕写的飞白书,权臣杨素费尽心思获得,献与杨广。

隋灭李兴,这字帖也就流落于李渊之手。李渊酷爱飞白,视若珍宝。

李世民也受父亲影响,最爱飞白书,对这字帖也有几分念想。

长孙无忌说道:“再过不久,即是岑侍郎大寿。侍郎清廉方正,谦谨孝悌,唯好飞白书法。送其他礼物,他未必会收,便是收了,也讨不得喜。倘若送《咏庭前若榴》,岑侍郎怕是爱恨两难。太子有此心思,倒也难得。”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