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王 第三百一十三章 功臣楼盟誓

作者:格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6-04 10:22:33

公元1368年1月4日当朱元璋健步迈向南京南郊的祭台穿上皇帝的新装宣布改国号为明的时候在他脚下山呼万岁的王公大臣们万万也不会想到在不久的将来某一天自己及自己的亲戚、朋友会莫名其妙地被抓起来然后血溅家门突然从人间消失。转载自我看書齋

南京鼓楼岗的山坡上从前有个功臣楼。这是朱元璋登基以后下令建造的。听到造功臣楼凡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打下江山的开国功臣无不深受感动称赞皇帝英明。但书斋任是谁都没有想到不久之后朱元璋就莫名其妙地一把火烧掉了自己建造的功臣楼。

历史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早在书斋汉朝就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说法和活生生的先例。然而明朝的功臣们或许认为朱元璋乃和尚及叫化子出身和尚者慈悲为怀也;叫化子者社会之底层也!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去想过这条古训只知道自己“当年万里觅封侯”而今功成名就只想安度晚年享受江山荫庇子孙罢了。然而不管忠臣也好逆臣也好马屁臣也好只要他们中不是在开国之前战死或病死或者是在朱元璋还未开杀戒之前病死几乎无一漏网地得到被宰杀的命运和结局。

就说任宰相李善长他是朱元璋最早认识的得力谋臣人说他是汉之萧何。可以这样说没有李善长便没有朱氏王朝说他是汉之萧何决不为过。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功臣朱元璋也残忍的下了毒手。

“时帝大杀京民之怨言者李善长请免其亲戚数人上大怒遂赐死。”一个简单的借口。朱元璋就把李善长连同他的妻女弟侄一大家共七十余口除附马一家外一个不留地通杀。可怜这位皇亲国戚、有丹书铁券可免二死的老功臣终究不得好死真是天大的冤枉啊!

朱元璋不但对所谓的奸臣、逆臣要下毒手只要是功臣即使是无任何借口也不会放过如大将傅友德、大将军冯胜、大都督朱文正等都是无故被赐死的。就这样一门连一门。转载自我看書齋朱我看元璋称帝数十年间杀了一万五千多人。到他驾崩之时参与打天下的大臣已基本灭绝了。

人说秦始皇暴虐。可是他并未杀过我看一个功臣扶苏、蒙恬乃二世所杀李斯乃赵高所杀;人说刘邦只能同患难不能同甘苦然止杀黥布、陈郗两反臣韩信乃吕氏所杀;人说李世民无情为争帝位不惜弑杀兄弟。但他能善待功臣即使是追随兄弟的反臣他也一一放过。只有朱元璋杀起功臣来毫不手软。某种角度上说他比商纣王还商纣王比秦始皇还秦始皇!

我看功臣生在明朝是多么地可悲啊!林沐风凝望着这座在城中太庙之旁的新建雕梁画柱的功臣楼心中感慨万千。朱元璋如此暴戾他的孙子会不会……

朱允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摆了摆手“列位臣工沐风随朕一起进入这功臣楼看看去。”

进得功臣楼此楼显然是新建不久楼中还充斥着淡淡的油漆味道。虽然称之为楼但却只有一层是一个类似于庙宇的庞大庙堂。左侧高挂着18位栩栩如生的画像。打头的赫然是中山王徐达。然后依次是李善长刘基。常遇春宋濂……18个大明开国功臣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诛杀的元勋们神色或喜或嗔或怒或哀地“站”在楼壁之上散着浓烈地刚猛英烈之气。

林沐风愕然一惊惊讶地瞥了朱允一眼心道你这是与你的皇帝爷爷唱反调啊这样一来等于是恢复了这些功臣的名誉地位赋予了他们地子孙后代无尽的荣华富贵啊。

朱允似是知道林沐风在惊讶些什么没有说话只是抬手又指了指右侧的楼壁。

林沐风放眼望去大惊:原来右边的楼壁上同样悬挂着几幅画像而自己一身青衫飘然出尘的肖像图就在位。下面的楼壁上还镶嵌着几行金字:“林沐风山东青州府人氏。大明诚靖王出商入仕辅朕与东宫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力挽狂澜平定燕王反叛两征西域为大明开疆辟土万里功业不朽朕之肱骨重臣朕之异姓兄弟……大明建文皇帝亲笔于建文2年十月。”

接下来是中山王徐辉祖驸马都尉梅殷右丞相方孝孺……甚至在末尾还有如今已经被朱允封侯的神机营三位指挥使郭奎、夏侯永、孟连三人。

林沐风陡然一惊缓缓跪倒在地朗声呼道“皇上臣实不敢当!臣惶恐!”他地身后徐辉祖等人也一起跪倒连呼不敢。尤其是郭奎三人封我看侯已经是意外如今又被作为朝廷功臣与开国功臣徐达等人一起列入功臣楼那简直是感激涕零惶恐之至。

朱允淡淡一笑也没有扶起林沐风只是慢慢走到徐达的画像跟前端详半响才沉声道“诸位爱卿中山王徐达等列位元勋为大明开国战功赫赫朕如今效仿唐太宗世民建起功臣楼我看将他们供奉于此以表朕的敬意。”

众臣默然跪倒齐声呼道“皇上圣明!”

朱允淡淡笑了笑又踱步到林沐风地画像跟前打量了一眼仰天打了个哈哈“沐风倒是挺像呢——诸位爱卿诚靖王、中山王等为大明开疆辟土立下盖世功绩丝毫不亚于开国18元勋朕此次也将他们请入功臣楼尔等以为如何?”

众臣早就知道此事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况且林沐风与徐辉祖等人对于大明的功绩也的确可以与徐达等人比肩。要知道短短几年间开辟下的疆土可是中原的两倍啊将大明的版图大大地扩充开去这是谁都否认不了的巨大功劳。

“皇上圣明!”众臣又是呼着。

朱允叹息一声“来人设香案。”

两个太监抬着一面香案走了进来。香案摆设完毕一个太监端着一个金质托盘托盘上放着一个美轮美奂的彩琉璃碗林沐风一眼就看出这是大明瓷行专为皇宫里所烧制的御用贡品。

琉璃碗中盛满了一碗酒酒色淡青清冽。

朱允上前去突然从一个太监手中接过一把匕寒光一闪在自己的手指上划过在众臣的惊呼声中一滴鲜红的血珠从朱允的手指上滴了下去啪地一声滴入碗中在青色的酒液中打了一个转转瞬间分化开去给这青色地酒液染上了一层淡淡地血色。

朱允蓦然回过头来朗声道“沐风朕知你的心思。你无非是怕朕当那兔死狗烹地昏君。朕虽是皇帝但朕绝不是无情之人。今日我看儿凯旋归来朕愿意在此与尔盟誓此生不离不弃!皇天后土在上先皇与众位功臣元勋英灵在上朕如有书斋违誓天厌之天弃之!”

众臣悚然大惊这皇帝这皇帝居然要跟一个臣子盟血誓?!

林沐风也是大惊他上前膝行了几步低低道“皇上万万不可!”

“起来滴血与朕一起喝了这碗血酒你我君臣你我兄弟今生同心!”朱允大喝一声。

林沐风犹豫一会还是依言起身滴血。朱允先饮林沐风后喝又一起跪拜了天地先皇。仪式完毕后朱允牵着林沐风微微有些冰凉的手笑道“如今你可安心了?”

林沐风心里苦笑躬身叹息道“皇上折杀臣了。”

朱允也是一声轻叹“朕如若不如此你何尝可以安心?自今日起大明天下皆知你我君臣乃是盟过血誓的兄弟你就安心留在朕的身边守住这片江山开创煌煌盛世岂不是一桩千古佳话!”

消息传遍天下可谓是举国震惊。朝野上下皆明白诚靖王一脉享有了仅仅次于皇帝一人的无上荣耀和权势地位至少在建文皇帝在位是如此了。功臣楼盟誓之后朱允的赏赐不断。先是封林沐风的儿子林秋生为安逸郡王又紧接着册封林沐风才几个月大的女儿林沈曦为晨曦郡主。几乎与此同时孝慈皇太后和孝康皇太后也分别赐了林家诸女足足几大车的珠宝丝绸。

在回京后的当日开始一直到建文3年的春节诚靖王府门庭若市宫里的太监、满朝文武和皇室亲眷的来访一直是络绎不绝。

但越是这样林沐风的心里越是烦乱。他实在是担心自己如今站得越高将来就跌得越惨。区区一个盟誓对于他这个现代青年来说可不是什么“护身符”。

他接连向青年皇帝上表表达惶恐之情恳请停止赏赐但朱允总是不从。直到有一天林沐风实在是不堪其重竟然将这一段日子宫里的赏赐和众臣的贺礼一起送入宫里堆积在御书房门外长跪不起。

...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