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王 第二百五十二章 朝辩

作者:格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6-04 10:22:33

柳若梅蕙质兰心激动的情绪一过便明白了孝慈皇太后的真正用意。不过无论是对于她来说还是对于朱嫣然而言这种安排都是非常“体面”和“完美”的。

吕后知道自己女儿将要和她共事一夫长期生活在一起为了女儿的幸福可谓是给足了柳若梅的面子。她甚至还命人将朱嫣然的仪仗弄了过来把柳若梅风风光光地送出宫去。

柳若梅还没有到家册封的诏书和圣旨已经到了林家。同时也悄然在南京城中传播开去。一时间这成为大明朝野上下最热门的谈资和话题之一。

林沐风心里也是有些感动。第二天他与柳若梅一起进宫拜见了吕后再三谢恩。而吕后又赏赐了不少礼物还命内宫为柳若梅准备了一幅公主仪仗。

但就在大明朝野上下以为南平公主朱嫣然就要下嫁林沐风的时候吕后和朱允却都没有了“下文”。林沐风明白虽然他跟朱嫣然的婚事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但目前来说还急不得因为朱元璋驾崩还不到一年此时不宜操办公主婚嫁。

燕王之乱平息虽然朱允还对其他几个颇有势力的藩王心存忌惮但在林沐风看来他们已经不可能翻起什么大浪了最起码最近几年是不可能了。燕王的覆灭对于藩王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震慑。

接下来只需要按照既定的方略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消磨藩王的斗志瓦解他们地势力。裁撤他们的护卫各地藩王就不足为患。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将各地藩王都弄到京城来一如齐王和燕王一样做无职无权的闲散亲王。

林沐风目下的精力转移到“富国强民”地大计上来。他已经不再是几年前那个默默无闻的穿越者了。既然进入了大明朝堂手里有了权力和能力便想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

以他穿越者熟知历史的地眼光来看。他认为包括大明在内的古代中国之所以一直没有真正强盛起来。到了晚清甚至沦为西方列强案板上地鱼肉与统治者重农抑商和自我封闭的国策密不可分。要想富国强民第一步就是要农工商并举不仅要大力展农业。还要给予工商业一个应有的社会地位。只要商业流通达国力必然强盛。而相应地民生才会得到实惠。

这一日朝会上。

他郑重向朱允提出了兴商和开放海禁的建议。这个时代的轻商观念非常根深蒂固而且“知识分子”和“官僚阶级”对于商人更是无比地鄙夷对此他尽管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但遭遇到的抵制之强烈还是让他吃了一惊。齐泰、曹链之流就不用说了。就连徐辉祖、方孝孺和郭英等人也一起站出来反对。

满朝上下。只有吏部侍郎高巍、户部侍郎卓敬两人赞同他地观点。

一连三日朝会都是在讨论此事。三人面对汹涌的抵制清流。不由面面相觑苦笑不已。不管他们说得天花乱坠但满朝文武就是不屑一顾。

到第四日上朱允听着朝会上那滔滔不绝的反对之声心里也打起了鼓。尽管林沐风已经在背后详细跟他讲了兴商和开放海禁的大利但面对绝大多数朝臣的强烈反对他也有些怵。

林沐风暗自叹息一声阻力之大乎他的想象。既然如此只能走一条权宜变通之道了。

他出班躬身一礼朗声道“皇上臣有话说。”

朱允点了点头“林爱卿请讲。”

“皇上臣以为先皇之所以施行海禁之策根子在于不愿意让我大明之有限资源流失海外蛮夷——臣觉得朝廷可以在海禁的同时严令禁止金银铁器出口而只允准瓷器、丝绸和茶叶的对外贸易。如此当可无忧矣。”

顿了顿林沐风又慷然道“皇上鼓励民间贸易和海外通商于国于民皆有大利。一来朝廷可以征收更多、更大地赋税增强国库收入二来可以富民商兴则民富何乐而不为?”

背过身来面向一脸不屑一顾神色地众臣林沐风淡淡一笑“至于诸位大人忧的商人兴盛有辱国体和斯文沐风以为大可不必。兴商不代表提高商人地地位朝廷可以从商人的口袋中赚取赋税收入但所有既往抑商政令皆可保留。”

“皇上强盛大明需要财富。不兴商何以兴盛国力?”林沐风声音变得高亢起来“如今我大明北面有鞑靼和瓦剌余孽虎视眈眈西域还有察合台人窥伺更远的地方还有大食这只饿狼觊觎我大明万里河山而东南沿海诸蛮夷海盗横行民不聊生。这些都是朝廷的大患如若不彻底根除必将造成大祸。无论是开疆辟土还是平定蛮夷都需要一支强大无敌的军队而庞大的军费从何而来?唯有兴商之利!”

其实这番话林沐风早就跟朱允说了无数遍了。说白了你不是要做一个可以媲美唐宗宋祖的千古帝王吗没有强盛的国力作为支撑如何能养活得起一支庞大的军队。没有强大的武力什么大计都是纸上谈兵。

朱允缓缓站起身来脸上流露出激动的神色他缓缓将热烈的目光投向了徐辉祖“中山王你如何看?”

徐辉祖躬身一礼沉吟道“皇上臣觉得林大人所言有理。鼓励民间通商跟海外通商的确可以增加朝廷赋税收入这样的话只要保留抑商之政令变通兴商也无不可。”

曹链匆匆出班来“皇上万万不可。商贾乃国之下等杂役区区蝇头小利何足道哉?!”

卓敬面色一变暗骂了一声冷笑一声“曹大人如果商贾之利乃是蝇头小利请问大明瓷行又何以会富可敌国?”

曹链被噎住了狠狠地瞪了卓敬一眼。

林沐风微微一笑看着满朝文武朗声道“诸位大人曹大人沐风愿意与诸位赌上一赌。”

曹链哼了一声。

“众所周知朝廷目前岁入5千万两白银沐风想兴商之赋税大概可岁入增加2ooo万两白银以上。”林沐风拱了拱手“如果兴商一年朝廷赋税不增加2ooo万两白银之上兴商之计可立即停废反之朝廷便施行兴商之策如何?”

曹链不屑地撇了撇嘴“就依你。”

朱允哈哈一笑“朕来做证人。诸位爱卿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满朝文武跪伏在地“皇上英明!”

朱允霍然站起“传朕的旨意昭告天下即刻起成立商部林沐风为商部尚书吏部侍郎高巍为商部左侍郎户部侍郎卓敬为商部右侍郎主管大明通商事宜。”

林沐风和高巍、卓敬三人大喜急忙跪倒在地“臣等遵旨!”

朱允摆了摆手“退朝吧林爱卿留下入宫陪朕弈棋。”

林沐风与朱允缓缓在宫中的小道上散步朱允笑着扭头道“沐风不是朕要留下你是嫣然要见你。”

“你看嫣然来了。”朱允指着不远处的一队宫女嘿嘿一笑。

朱嫣然裹着厚厚的披风盈盈走了过来跟着林沐风和朱允进了御书房。刚进御书房朱嫣然就脸露忧色“沐风你这兴商之策怕是不妥!”

林沐风不由苦笑怎么一个兴商是人就要反对。就连视野开阔的朱嫣然都这般鼠目寸光吗?

见林沐风苦笑朱嫣然神色和缓下来柔声道“沐风皇兄嫣然担心一旦朝廷推行兴商、开放海禁农人皆好逸恶劳转而事商贾生计而废弃农耕这可是要动摇我大明的国本哪!再者兴商只肥了商贾的私囊国库所得几何哦!”

不能不说朱嫣然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闻言朱允也是悚然一惊他的确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林沐风呵呵一笑“皇上无需过虑。农人以农为生岂能轻易弃农从商。且从商需要门路和门道非商贾者难以入门。朝廷下诏凡世代为农者不可事商便是了。至于后者臣以为可酌情提高赋税——譬如海外通商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的贸易之事朝廷按照通商量进行征收赋税是为关税。”

“而且臣觉得朝廷还可成立官商行号集朝廷之力行商业贸易之事获利皆充入国库利莫大焉。”林沐风继续道“大明瓷行就是一个例证请皇上明察。”

...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