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王 第二百三十一章 推恩令

作者:格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6-04 10:22:33

林沐风连夜去了齐王府朱侧妃孙氏也就是孙羽西的姑母见林沐风带着锦衣卫气势汹汹而来又见自己女儿一脸羞愤绝望的神色就知道朱允秀的“行动”失败了。无奈何之下只能让孙羽西与林沐风相见。其实孙羽西一切都蒙在鼓里朱允秀以孙氏急病为由将孙羽西骗进了京里来这两日她一直居住在孙氏的独院里。有心想要去林家给林沐风报个信说自己来到了京师但孙氏都以种种借口阻拦着。

见到林沐风孙羽西自然是欢喜的紧两人一番相聚甜蜜之极自不待言。林沐风虽然有心将孙羽西直接接到自己家里他相信如果他这么做了柳若梅绝不会有一丝怨言。但考虑到孙羽西的名节他最终还是决定让孙羽西暂时先留在齐王府等过一段时日平息了燕王的事情再将孙羽西风风光光地娶回家去。再者说了孙羽西的两年守孝期还未满。

孙羽西知道林沐风这是尊重和怜惜自己当然心里欣慰。她本来要返回徐州但在林沐风的劝说下也就不再坚持。其实她又何尝不想留在京师呢虽然不能与心爱的人朝夕相处但毕竟多了很多见面的机会。

折腾了大半夜天都快亮了。林沐风不好再继续停留在齐王府里便要离开。孙羽西犹豫半天还是忍不住低低道。“沐风如果有可能地话齐王殿下的事情你还是帮帮忙吧……在这世间我就只有姑母这一个亲人了。她再三恳求我……”

林沐风呵呵一笑抓起孙羽西洁白如玉的小手柔声道“羽西你告诉你姑母齐王殿下的事情急不得——明日我让若梅来找你你们姐妹也好久没有相见了。”

第二天地早朝。林沐风又去晚了。对于他这个经常迟到的常客满朝文武大臣几乎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林沐风赶去的时候朝会上正争论不休。

军报传来燕王突然率军急匆匆回返北平没有知道是为什么。但林沐风却清楚的很燕王虽然有夺皇位的心但却不会单方面公开造反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一个让他公然杀进京城来的机会。他此番举大军逼近京师。大概就是试探和刺激一下朱允。如果朱允强硬相对他就会趁势而起一不做二不休集燕王军全部之力一鼓作气杀进南京城将朱允赶下台来;既然朱允没有“以硬碰硬”他当然就见好就收毕竟朱元璋的突然驾崩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一切还没有准备妥当。

此时匆匆举兵对燕王来说。并不是最合适地时机。而这正是林沐风再三劝朱允对燕王挑衅不要“针锋相对”的缘故。作为一个熟知这段历史的现代穿越者他太了解朱棣此时的心态了。既想谋权篡位又不想被世人和后人骂为乱臣贼子——所谓的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朱棣的撤军让很多朝臣松了一口气。以户部尚书卓敬和兵部侍郎齐泰为的那般鹰派大臣又开始蠢蠢欲动今日一上朝便开始齐呼啦地苦劝朱允以朱棣不遵先皇遗诏的罪名惩治朱棣。并以此趁机在天下推行削藩之策。而这一建议得到了以方孝孺为的另一群稳健派大臣地强烈反对方孝孺与林沐风观点一样要徐徐图之不宜过于急躁以免引起诸藩王的群起反对导致天下大乱。

朱允本来是在黄子澄和齐泰的“耳濡目染”下主张强硬削藩的——利用强硬手段。一次到位推行削藩。瓦解藩王的割据势力解除对中央政权的极大威胁。但自从林沐风出现之后。朱允受林沐风的影响太大此刻他也慢慢觉得一下子太过激进会弄巧成拙。

“诸王有汹汹护兵不但能自守还能进攻倘若有变诸藩王不遵朝廷群起而乱之谁能抵挡?皇上臣以为削藩已经迫在眉睫否则长此以往藩王更加坐大更加无视皇上和朝廷此次燕王举兵进京之事就是明证。”卓敬出班再次劝道这番话其实他已经说了无数次了在不同的场合无论是朝会还是私下拜见朱允地时候。

他的主张跟已经因为诬告林沐风被朱允罢官为民的黄子澄如出一辙。

一个面目清朗的中年文官大步出列躬身道“皇上臣不这么看。削藩之策太过冒进极不稳妥。臣以为朝廷应借鉴汉武帝推恩召之举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高巍是吏部侍郎高巍!高巍以布衣入仕是明初一位有胆有识、有气节的官员。他自幼勤奋好学学宗孔孟推崇程朱理学。在洪武十五年入太学因“旌孝行”由太学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在这个时期他曾建议垦荒田、抑末技、慎选举、惜名器等诸事受到朱元璋的嘉纳。

林沐风赞赏地望着这个历史上记载的颇有见识地历史名人从他今天这番话来看此人眼光深远名不虚传看问题的确非常全面和透彻见识比黄子澄之流强上何止一筹——他所言的推恩令也正是林沐风这两天正在考虑的事情。

元朔二年主父偃上书汉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地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地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其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汉武帝地推恩令用在建文帝刚刚登基地现在应该说是最合适的举措。

高巍的话说完。齐泰出班冷笑道“高大人藩王之势大已经让朝廷坐蜡如再大封藩王之子弟为侯藩王力量会更加膨胀到那个时候朝廷将情何以堪当真是迂腐之见!皇上汉之削藩确然引起了七王之乱。但最终如何?汉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所谓邪不胜正皇上是天命正统必将一一歼灭不臣之藩王!”

朱允皱了皱眉他将目光投向了林沐风。

林沐风知道自己该表态了。他慢慢走出列中躬身道“皇上臣以为高大人所言甚是有理。朝廷可效仿汉之推恩令以推恩之法自行分化藩王势力以保朝廷安定民生乐业。”

卓敬不满的道“林大人何出此言?难道还要皇上向诸藩王低不成?皇上藩王之祸已经迫在眉睫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

林沐风微微一笑对卓敬他还是颇敬重的。此人虽然在削藩上很是执著但他与黄子澄却有很大的不同——他的心胸宽广为人公道正派做官清廉从来不会嫉贤妒能。在没有收受朱贿赂地朝臣中就有他一个。

“卓大人汉平息七王之乱但过度透支耗费国力不说。也导致天下大乱兵祸延民。导致民不聊生。”林沐风朗声道“皇上。前车之鉴当谨记。臣请皇上下旨推行推恩令。”

朱允缓缓站起身来摆了摆手顾左右而言他“林爱卿齐王一案查办的如何了?”

林沐风心里暗笑面上却一片肃然躬身道“皇上臣已经查实了。齐王殿下虽然贪财好色却有大错而无大罪臣以为——”

林沐风的话还没说完朱允就接过话茬淡淡道“齐王叔毕竟是先皇亲子朕之亲叔看在先皇的面上既然并无谋反大罪朕就网开一面。林爱卿传朕的旨意夺去齐王封地留齐王在京师做一个闲散亲王吧——朕也想给齐王叔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呀?”

“皇上圣明!”一众朝臣心中一惊个个都听明白了朱允的弦外之音哪里还敢反对。

“臣遵旨!”林沐风长长出了一口气。留着朱的作用太大了一来可以成为“震慑”那些曾经贪腐的朝臣二来可以向诸藩王一个信息:朱允是不会诛杀藩王地。

朱允顿了顿又呼道“方学士、高爱卿!”

方孝孺和高巍出班跪倒“臣在!”

朱允和气地一笑“两位爱卿朕以为高爱卿和林爱卿所言有理——就由你们两位负责这推恩令之事吧。”高巍带着一群“助手”先是对诸藩王子弟进行登记核实造册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一一拟定出分封列侯的详细名单报请朱允御笔批准后推行天下。不久一道道分封藩王子弟为侯的圣旨从京师里出奔赴各地声势浩大的推恩令拉开了序幕。

譬如燕王二子朱高煦被封为汉侯三子朱高燧为赵简侯幼子朱高为墨阳侯等等。当然诸藩王后代封侯的封地是要从藩王封地中分割的。这等于是让藩王吃了一个哑巴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明知是皇帝要分化他们的势力但却不能不执行——已经被封了侯的藩王子弟尤其是那些没有机会继承藩王之位地非嫡出王子一个个对此兴奋不已。

北平燕王府议事大殿。

朱棣面色非常阴沉叹息一声“道衍先生本王这小侄儿不简单哪。没想到他居然来了这么一手真是让本王不得不鼓掌叫绝。”

“王爷这是小皇帝在效仿汉之推恩令——王爷。燕王府绝不能执行如此诏令否则我们地大计会受到严重影响。”姚广孝沉声道。

“本王当然不会执行。罢了此事暂且不提道衍先生本王听闻北平布政司张和北平卫指挥使谢贵不断向京城密报本王要谋反……可设计除去此二人以免除我们的心腹大患。否则。这谢贵手中还掌握着上万兵马本王这心里总是感到很不踏实。”朱棣冷笑一声“此事就交给先生了。”

“王爷此事我们当……”姚广孝阴阴一笑上前俯身伏在朱棣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姚广孝正要离开王府去布置一切突然又想起一事来急匆匆还转躬身道“王爷。臣还有一事相报。”

“先生请讲。”朱棣摆了摆手。他见姚广孝去而复返也有些疑惑。“王爷白莲教那一万教众在其教主——圣女沈若兰的率领下虽然已经投向了王爷但臣还是有些担忧这支军队可以信赖否?”姚广孝眉头微微一皱“臣总觉得有些不妥。”

“呵呵先生不必多虑。本王非常清楚。这白莲教以造反起事为教义本王已经跟白莲教结盟他们教中地力量皆为我所用。再说了区区一万人何足挂齿?本王已经让他们驻扎在城外在本王数万卫军中列营如果他们真有不轨之心那就是自寻死路。”朱棣冷笑一声。“要不是看在白莲教在民间影响力甚大可以一呼百应本王早就灭了他们。”

姚广孝沉吟着缓缓点了点头“也罢王爷要多加防备才好。不过王爷日后当真要立白莲教为国教吗?”

“先生。本王只信自己。不信神佛。去吧。”朱棣起身大步离去。

姚广孝摇了摇头也起步离开大殿。

第二天上午北平布政司张匆匆赶到北平卫指挥使谢贵的官署。“青萍(谢贵字)燕王突然宣我等入王府到底何为?我这心里总觉得有些怪异莫非是……”

“张大人燕王乃是亲王燕王宣我等不能不去啊。张大人放心好了燕王虽然谋反已成定局但此刻他还不至于要拿我等开刀吧?无妨你我二人就去看看燕王葫芦里到底卖地什么药!”谢贵是一个雄壮的汉子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是大明的开国功臣不过他从朱元璋起兵时职位太低几十年熬下来如今才只做到一个卫指挥使。

张叹息一声“但愿如此吧。”

两人带着谢贵军中的一个指挥彭二以及其手下的十数名军士去了燕王府。进得燕王府地大殿却见朱棣正在殿中独自一人切瓜自吃。

“下臣张(谢贵)拜见燕王殿下!”两人躬身齐声呼道。

“两位大人本王听说两位经常派人进京密报本王要造反?”朱棣淡然一笑手中的小匕寒光闪闪又切了一片产自西域地哈密瓜送到口中咀嚼着。

张和谢贵大吃一惊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朱棣突然哈哈大笑一声一手里捧着瓜一手持刀慢慢站起身来“不瞒两位大人本王准备多年确实有夺取皇位之心。本王做皇帝难道不比我那软弱无能地侄儿强上百倍?两位本王给你们一个机会只要你们宣誓效忠本王协助本王起兵本王不但放过两位将来还封两位为侯如何?”

张和谢贵面色大变对视一眼脸上都流露出绝望和毅然之色朱棣的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两人明白朱棣要对他们下手了今天他们绝难再幸免!

谢贵冷笑着“燕王你为臣子谋朝篡位就是乱臣贼子天下人当共诛之想要我等二人附逆造反休要做梦了。”

朱棣冷哼一声手中地匕狠狠的摔落在地上怒吼一声“既然如此就休怪本王无情!来人给本王砍了!”

殿后蓦然冲出数百凶狠的刀斧手蜂拥而至一阵乱刀就将张和谢贵砍成了肉泥可怜这两位朝廷地方大员就这样死在了朱棣的手里死状是如此之惨。谢贵虽是久经沙场地武将也有一身好武艺但寡不敌众又是措不及防他还没来得及反抗就成了屈死的冤魂。

守卫在燕王府门口的彭二见燕王府里突然冲出一队卫士包围过来知道不妙带着手下的军士血战杀出重围不知所踪。

燕王府里朱棣冷森森的盯着王府校尉丁胜道“丁胜去包围张和谢贵两人的府邸尽诛杀其满门不许留一个活口。然后封锁城门不许消息传出去。”

丁胜得令带着数千燕王卫军包围了张家和谢家两家数百口人全部在茫然之中沦为了莫名其妙的刀下之鬼。随后燕王亲军封锁了北平城门施行全城戒严。朱棣诛杀了张和谢贵这两个心头大患感觉还有些不放心心一横干脆又让丁胜领兵将北平城内的地方官僚——凡是忠于朝廷而非燕王府地一概诛杀。一时间北平城中一片腥风血雨数十名官员及其家眷尽数被诛杀。

朱棣手段之毒辣远远过了他的老子朱元璋。后来当林沐风知道这一切的时候也不禁震惊愕然:历史上没有朱棣尽屠北平官僚的惨烈记载啊!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理解成他穿越而来无形中已经改变了历史前进的轨迹。而事实上林沐风现在所经历的已经都在渐渐偏离了历史原有的轨道。

十五日后。燕王地奏报传到了京师。

朝会上朱允面色惨白耳边回荡着齐泰有些颤抖的声音:“皇上北平燕王奏报北平布政司张、北平卫指挥使谢贵以及一众北平官僚意图谋反已经尽数被燕王诛杀了连同其家眷近千人全部……”

“皇上这是燕王裸的挑衅!张、谢贵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何来谋反一说?皇上燕王已经开始向朝廷示威恐怕没有多久他们就会举兵造反了!”卓敬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着。

太惨了燕王叔啊你何其残忍?!朱允心里怒火上升猛然站起身来厉声喝道“爱卿所言甚是燕王谋反之心昭然若揭——来人传朕的旨意昭告天下夺去燕王的爵位和封地派大军进北平缉拿叛贼朱棣进京问罪!诸位爱卿谁人愿意领军前往北平剿贼?”

“臣愿往!”长兴侯耿炳文出班躬身道。

“好耿侯朕调集诸卫兵马2o万十日后誓师出征北征叛贼燕王!”朱允狠狠的猛然拍了一下龙椅地扶手。

殿中林沐风悠然一声长叹。事态地展脱出了他的预料和想象。燕王此举完全让他措手不及他知道燕王不是傻子他明目张胆手段如此残忍地诛杀朝廷地方大员其目地绝不仅仅是为了消除后患那么简单。恐怕他真正的目的就是要逼朱允与其反目然后借机举兵起事。

看看吧不是我燕王不臣乃是小皇帝不给我活路非要以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我燕王的身上还要派军来围剿我燕王乃是天皇贵胄为大明朝廷立下盖世功勋岂能坐以待毙?——不管这理由多么勉强多么地不能服众但也毕竟是一个可以糊弄天下臣民的理由总比公开说我要夺皇位要“高尚”得多。

秋风飘摇朱允与朱棣之间的战争就这样提前拉开了序幕。林沐风此刻不得不正视和面对现实风雨欲来的局势已经容不得他再“缓缓图之、从容准备”了。

...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