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王 第一四九章一个人的恩科殿试(3)

作者:格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6-04 10:22:33

众臣听了殿中响起一片惊叹声。此楹联当真是非同小可寥寥数语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一涵盖在内书乃指尚书易指易经骚乃屈原之离骚辞赋庄乃庄周之学汉文集儒文化之大成——要想对仗工整的对出下联难度太大了。就连朱元璋都吃了一惊暗暗扫了曹链一眼心里也自是奇怪这曹链啥时候这般博学了居然还出得一个如此深奥精辟的题目。他哪里知道这曹链为了应对今天的恩科殿试让自己的幕僚翻了一个晚上的古籍才从一本宋时的典籍中查出了这残缺的楹联且只有上联没有下联。

林沐风倒吸一口凉气。曹萱得意的抚须大笑。

“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在无数双眼神的投射中林沐风眉头紧皱。此时此刻是考验他国学功底的时候诗词尚可以剽窃但对对子可全凭临机应变和平日里的丰富积累。

他在红色的地毯上踱步曹链哈哈一笑“林沐风这回不要求你七步成诗了本官给你一刻钟的时间对不上来这一题就算你不过。”

方孝孺在一旁叹息一声此对太难矣。即便饱学之士如他临阵磨枪恐怕也要难堪当场。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大殿中的众臣又开始小声议论起来。就在包括朱元璋、方孝孺等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林沐风此题将会交白卷的时候林沐风突然一个转身目光炯炯的盯着曹链朗声道“曹大人。我对——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因自称花里神仙”。

啊!

妙啊!

绝了!

殿中顿时又是惊叹连连。很多人投向林沐风的目光中不由多了深深地震惊此人当真是了得可谓是百年难得一见地奇才啊!

朱允汶大喜哈哈大笑向朱元璋躬身道“皇祖父曹大人的上联说读书。说的是《尚书》、《易经》、《离骚》、《庄子》和汉代诗文。各具特色宜以不同方法读之方可取其精粹。林沐风的下联则说赏花分别指菊、梅、莲、兰和海棠各有其品格宜仔细观赏品味方得其妙趣。此联工巧别致读来令人赞叹。”

朱元璋霍然站起身来开怀大笑。“妙极来人赐林沐风御酒一杯!方孝孺这回该你出题了。”

方孝孺刚要说什么沐阳侯耿炳文大踏步走了出来。闷声行礼道。“皇上臣听闻这林沐风文武双全。今日既然是朝廷恩科殿试臣想与这林沐风较量一下武艺!”

朱元璋微微一笑。朱允汶眉头一皱“沐阳侯此是朝廷开恩科取士又非选拔从军将军比较什么武艺!”

“皇太孙殿下既然是皇上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又让臣等随意出题臣乃是武将不懂吟诗作对只会上阵杀敌——这林沐风不是文武双全吗当着皇上和诸位大人的面让炳文与他考校一番也看看他是不是欺世盗名之徒!”耿炳文振振有词。他根本就不相信一个读书地秀才还敢上阵杀敌。面对刀枪剑戟不吓尿裤子就算是胆大的。

朱元璋望着林沐风“林沐风你可应承?如果……”

朱元璋的意思是你如果不行就算了由朕来替你推了。你毕竟是文人就算是懂些拳脚也绝对赢不了久经沙场的骁勇战将耿炳文哪。

屏风后的朱嫣然气得俏脸煞白低低骂道“耿炳文匹夫简直是岂有此理!”

林沐风环顾着表情不一的大明众臣心里的怒火渐渐升腾起来心里骂道“这是恩科殿试吗?简直就是刁难老子!”回过头来眼角地余光瞥见曹链脸上地那一脸阴险得意他气不打一处来翻身跪倒在地“皇上沐风愿意与沐阳侯爷较量一番。”

朱允汶叹息一声缓缓道“沐阳侯林沐风此是大殿动不得刀枪你们就比试一下拳脚吧。”

耿炳文答应一声向朱元璋告罪一声脱去外面的官袍露出一幅精干的短打装扮。他傲然向林沐风点了点头“林生员本侯也不占你便宜只要你能在本侯拳脚下支持十个回合就算你赢。”

林沐风也没脱衣袍淡淡一笑略一抱拳“侯爷请了!”

见自己的“忍让”换来了林沐风的狂妄自大连外袍都不脱耿炳文愤怒的瞪了他一眼也不说废话上前就是虎虎生风的一拳只击向林沐风的面门。

林沐风知道凭力量他根本不可能是耿炳文的对手毕竟人家是身经百战地将军。但他却有更大的优势就是灵活。耿炳文身材矮胖在身体的协调性上比林沐风差了不止一筹。

林沐风瞬间侧身避过耿炳文的拳风闪电般伸出手去抓住耿炳文击来的拳腕顺着他地冲劲顺势向前一带然后探出左脚耿炳文一个踉跄被绊倒在地栽倒在红地毯上。

不知是谁率先出一声哄笑。殿上包括朱元璋在内都先是吃惊继而大笑起来。朱嫣然躲在屏风后面狠狠地捶了一下屏风“活该!匹夫!”

耿炳文面红耳赤地爬起身来吼道“你使诈!”

“侯爷在下何曾使诈来着?要不这样吧再来一次。”林沐风低低冷笑。

耿炳文站好马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定住了身形吐气开声猛然向林沐风胸口击出了一拳。这一拳。裹夹着无尽地怒火。拳风凛然殿上哄笑的众臣顿时安静下来方孝孺等人禁不住为林沐风捏了一把冷汗。耿炳文的功夫如何他们焉能不知当年他曾经一人一马在张士诚地数万骑兵中杀了个三进三出。可是大明赫赫有名地猛将啊!

林沐风面色凛然随着耿炳文拳风的击来身形猛然后仰使了一个铁板桥。耿炳文的拳风顺着林沐风的胸口滑了过去还未收回拳就见林沐风身形如游鱼一般向后一个倒翻双手在地面上的红地毯上用力一撑。双腿如同旋风一般奋尽全力地蹬在了耿炳文地胸口上。

“吼!”林沐风低沉的吼声响起。耿炳文蹭蹭蹭倒退了几步收不住脚步噗通一声坐在地上。

朱元璋缓缓走下皇台淡然笑着“诸位臣工还有谁要出题来着?”

方孝孺犹豫了一下起身向朱元璋躬身施礼“皇上臣的题目还没有出。”

说完。方孝孺从身后抽出一管墨绿色的竹箫来朗声道“皇上各位大人前些日子希直偶遇林生员。从林生员那里学得一奇曲。今天希直就现场吹奏一番……林生员久闻你书画两绝。本官的题目是你要在我箫声未尽之时根据箫曲的意境作画一幅可否?”

“谨遵学士大人之命。”林沐风平缓了一下情绪走到了桌案之前这是他的强项这曲子又是他所熟悉地东西作画一幅自然不是什么问题。他向方孝孺感激地投过一瞥他知道这与其说是考题不如说是方孝孺见大局已定为他进行锦上添花罢了。

方孝孺古朴悠扬的箫声响起林沐风挥笔如风。一弯幽深的碧江绿水一座小桥一艘乌篷船岸边在绿树掩映之中一座古寺在清冷的月光下露出了一角。抬头望了望完全沉浸在美妙韵律之中的众人林沐风刷刷几笔用他所擅长的行草在画上题下了张继的那千古名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小六子手执林沐风所作的字画绕场一周众臣看了默然无语林沐风的书画功夫那是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地。即便是齐泰和黄子澄自诩才子也只能暗暗自愧不如。

方孝孺拜倒在朱元璋的面前呼道“皇上臣请求皇上将林生员这幅字赐予为臣留作纪念。”“也好此书画乃是你二人联合所作朕就赐了你。来人赐方孝孺。”朱元璋清冷而又威势勃的苍老眼神在大殿中逡巡着半响才沉声道“今日恩科殿下到此结束。当着满朝文武之面林沐风一一过关朕心甚慰。该考的都考了不该考的也都考了如此一来众臣大抵也不能再说朕有所偏私了。”

众臣凛然一起跪拜在地齐声高呼“皇上圣明!”

朱元璋微微一笑突然大声道“山东益都县生员林沐风上前听封!朕今恩科殿试特赐尔恩科状元出身封从5品东宫侍读学士、东宫侍卫统领赐金牌一面宝剑一柄丝绢5o匹黄金5oo两宅院一座家奴十人。”

林沐风这才松了一口气叩谢恩“臣谢主隆恩!”

众臣大吃一惊这封官倒也罢了还赐了他金牌和宝剑这可是大明开国以来未曾有过地事情。即便是当初那些功臣宿将也没有这种荣宠。

但此刻众人皆知朱元璋在兴头上谁敢去触他地霉头。就算是曹链也不敢做声只能眼睁睁、愤愤不平的看着林沐风成了最后地大赢家。只有方孝孺一皱眉膝行上前呼道“皇上臣以为加封林沐风官职实至名归但御赐金牌和御赐宝剑——恩宠过重啊皇上……”

朱元璋柔和的看着方孝孺淡淡一笑“起来吧其实朕的金牌早就赐予了林沐风只是他从来没有拿出向世人招摇而已。当日他蒙冤入狱被诬指谋害民女都没有以朕的金牌保命……你们当中可有几人能做到?”

众人悚然一惊竟然是早就赐了?

朱元璋转望着林沐风。“林学士。上前去当着朕跟满朝文武的面叩拜皇太孙!”

林沐风呆了一呆心里苦笑朱元璋啊朱元璋啊。果然是帝王心术深不可测这样一来你就把我死死地与朱允汶捆绑在了一起等于向普天下宣告——林沐风是朕为皇太孙朱允汶选定的辅臣!从此也就等于是将林沐风推向了与朱棣为代表的各地藩王地对立面上去。

满朝文武都不是傻子见此当然明白了一切。搞来搞去。是为朱允汶选了一个绝对地心腹近臣。林沐风无言的走过去。跪拜在朱允汶的面前朗声道“臣拜见皇太孙殿下!”

朱允汶呵呵一笑伸手扶起他“林学士你我自金陵诗会起就一见如故本宫一直想要你进东宫伴读如今本宫终于得偿所愿心里甚是高兴。”

望着朱允汶春风一般的笑容。林沐风感到心里一暖。朱允汶为人宽厚仁德当皇帝这是弱点但做人这却是优点。也罢自己今后就竭尽所能尽量帮他渡过被赶下台的悲惨命运吧。好在。此刻离朱元璋归天还有将近两年。还有充足地时间来准备一切。

历时三个时辰的朝会林沐风一个人的恩科殿试终于结束了。

林沐风跟着朱允汶走出了文德殿。远远的看见一身华丽宫装的朱嫣然笑吟吟的从不远处走了过来先是向朱允汶躬身一福“恭喜王兄今日得一肱骨重臣。”又向林沐风微笑着“沐风皇祖父封你的官职好奇怪哦既是侍读学士却又是侍卫统领这到底是文官还是武职呢?”

林沐风正要说话突感背后似是有一道有若实质地凌厉目光扫了过来心头一动也没回头当即跪倒在地高声道“皇上隆恩沐风不胜惶恐。殿下臣今后当恪守誓言为殿下赴汤蹈火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呵呵沐风言重了言重了你在本宫身边本宫也好有个伴凡事我们都有个商量不是?什么赴汤蹈火肝脑涂地地以后不许再说这些话了。”朱允汶苦笑着拉起林沐风突然看见了朱元璋在几个太监宫女的簇拥下就站在了不远处。担不起这沉甸甸的大明江山哪!故而朕费尽心机为他选了林沐风这个辅臣但朕又担心主弱臣欺啊有朕在一切都还好说一旦朕归天朕……嫣然你的心机智谋都足以当大任朕希望你能给朕永远的看住林沐风!如若他有什么不轨你要以大明江山为重记住了吗?”朱元璋长出了一口气缓缓道声音低沉而又疲倦。

“这?”朱嫣然先是一呆继而狂喜连连叩在地“孙女多谢皇祖父恩典!孙女多谢皇祖父恩典!”

朱元璋心里暗暗苦笑怜惜地望着朱嫣然激动的神色伸手想要抚摸一下她的脸颊但却无力的垂下手去。他冷笑一声“你切莫误会了朕的意思。”说罢也不管跪在地上地朱嫣然带着宫女和太监们扬长而去。

朱嫣然半响才从地上起身望着朱元璋远去的苍老背影眼圈一红心里默默道“皇祖父嫣然懂得你的良苦用心。你放心好了嫣然就是豁出命来也要让林沐风效忠王兄一辈子……倘若这个冤家有了2心嫣然就跟他同归于尽到阴曹地府去做一对苦命鸳鸯。”

一阵凄冷的风吹过朱嫣然陡然一个激灵赶紧裹紧自己的裘皮披风望着东宫地方向眼神中又充满了柔情“走随我去东宫——不随我回宫!”此刻身着一身崭新官袍地林沐风匆匆出了午门向宫外行去。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一个太监和几个东宫地侍卫。没有别的他要出宫去“查收”朱元璋所赐的宅院和家奴以及金银赏赐。据说这座宅院是潭王朱梓遗留下的旧宅。

说起这潭王朱梓来他的身上还蕴藏着一段历史的谜团。朱梓是朱元璋第八子洪武二年九月生次年被封为潭王。洪武十八年十二月到封地湖广长沙府。他机敏好学善文章常召集府中儒臣宴饮并让他们即席赋诗亲自品评高下优劣优者赏以金币。王妃于氏是都督于显的女儿。洪武二十三年于显之子宁夏指挥于琥被卷入胡惟庸案旋即被杀。朱梓闻讯后非常紧张。朱元璋派人对他进行安慰并召其入京结果使朱梓更加害怕便与王妃于氏一起而死。由于无子封国被除。

这是《明太祖实录》和《明史》对朱梓一生的记载。如果仔细推敲就可现这一记载存在问题:先朱元璋对儿子虽然要求十分严格但俗话说得好“虎毒不食子”他对儿子的为非作歹至多就是警告一下。三子晋王准备谋反朱元璋都原谅了他。这样看来即使朱梓岳父一家真的追随胡惟庸谋反他受株连的可能性也不大。作为朱元璋的爱子这一点朱梓应该清楚。他身后的退路依然宽广根本没必要合家。

...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