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汉国陆军全歼俄第十五装甲旅,并击溃三个俄军步兵旅,总计超过二点四万人,另有超过五万名当地库尔德伪军向汉军投降……)

(伦敦日报:第二十六集团军,只用了不到五天时间就横扫了当地超过八万大军,简直就是军事历史上的奇迹……)

(大西洋报:大英帝国应该向俄国发出警告,敦促他们离开中东,维护世界的和平,体现自身的大国责任!!)

短短几天内,几乎整个欧洲的媒体都用上了“五天”,“八万”,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第二十九集团军在库尔德方向取得的战绩。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场战争结束后,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对于中东战争的关注,还将更上一层楼,甚至可以用“放大镜”来形容。

尤其是作为主要核心的第九十二装甲旅,更是成为了红极一时的明星部队。

甚至就连在欧洲都成立了不少有关九十二数字的商店来吸引顾客。

其中那句“以无战车”,更是成为了这個时代最红火的潮流语录。

尤其是对于那些希望引起关注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甚至将有关九十二旅标记的军旗,纹在了自己的身上,以此来表明他们对于强大力量的渴望。

而如果说九十二装甲旅的出现是一次战争的序曲的话,那么短短五天横扫了超过八万名大军,哪怕这八万中,有至少五万是凑数的,是属于“打酱油”的那种,但是对于这个已经十几年没有大规模战争,甚至如果不是俄国人主动开战,欧洲很多人都要忘记战争的时代。

突然出现一支军队,一个国家在五天这么一个让人不敢置信的时间,解决了超过八万个敌军,其中有两万四千人是让欧洲很多人胆寒的东罗马大军,无论怎么看,都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迹。

而奇迹这个东西,往往是非常受人,尤其是受年轻人追捧的。

毕竟奇迹的背后,所反应的不只是运气,更多的还是“实力”,而无论是欧洲,还是美洲的年轻人,其实对于实力都是极为渴望的。

毕竟这个年纪本身就是“混乱”的年纪,极致的暴力,往往能够唤醒他们最原始的**。

甚至会让他们为之追随。

毕竟动物的本质就是“幕强”,而人恰恰也属于动物的一种。

只不过被称为“高级”罢了。

而这场战争对于俄国的影响,却很深远,最明显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战车大战之后,君士坦丁堡方面下达了“禁止大规模战车会战”命令。

之所以下达这么一个“自缚手脚”的命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次的装甲大战,对于俄军的影响实在太深了。

尤其是在得知“全军覆没”之后,连尼古拉本人都罕见的没有骂出来,而是在战争结束后将现任东罗马装甲司令解职,换上了一个在英国交流过装甲战经验的“戈莫洛夫”。

看起来就是一个小小的临阵换帅,但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知道,此刻的东罗马,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

那就是要不要大规模扩充装甲部队。

在战前,整个东罗马帝国总共有八支装甲常备部队,这八个常备部队,其中有三个是大规模编制的装甲师,除了现在在波斯打仗的那个,还有两个,一个在君士坦丁堡,一个在东欧的莫斯科。

至于剩下五个,基本全是旅级编制。

而被消灭的第十五装甲旅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按照纯实力角度看,整个俄军的装甲力量,在这一次的会战中,总计被消灭的数量,相对于目前俄军装甲总力量的十分之一。

也正是因为如此,俄军高层才会在战后禁止与汉军进行战车会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害怕损失”,毕竟目前俄军的战车数量,虽然已经比战前扩张了不少。

但毕竟还属于正常范围之内,依旧属于那八支装甲部队的补充。

可不是打一支少一支吗??

要是真按汉国这个打法,打个几次,东罗马就没有常备制式的装甲部队了。

除了部队的损失,还有经济上的损失,按照第十五装甲旅损失的上百辆战车,以及后续又在步兵战争中损失的“五十几辆”装甲车,光是这部分的损失,就超过三百万奥雷,还不算其他类似大炮,枪械的损失。

更没有计算还算可观的“抚恤金”。

光是这么多损失加起来,没有六百万奥雷根本打不住,而且随着战争的持续,这样的损失还将进一步加剧。

根据俄军内部情报来看,自从开战以来,整个中东方面的俄军,已经损失了超过“三万人”的陆军,以及超过六万支步枪,七百挺轻重机枪,一百五十辆战车,九十五辆装甲车,四百辆军用卡车,三十辆军官用车。

(类似后世的敞篷吉普车)

(包括给库尔德的武器)

而这些还不包括天量的战争消耗,根据君士坦丁堡议会统计的数字,整个中东战争,截止到现在为止,东罗马帝国已经花费了超过一点三亿奥雷,并且还不算“延迟支付”的几千万抚恤金。

而按照去年总财政收入“六亿奥雷”来算,如果再打下去,不超过五个月,铁定破产。

而一旦财政破产,那么帝国内部积累的矛盾将全部炸开,并将整个东罗马帝国拖入深渊。

而这也是为什么哪怕东罗马还有巨大的战车产能没有释放出来,却要急哄哄的表示要克制和汉军“装甲决战”的**。

其本质不是打不下去,而是怕打着打着没钱了。

而这一点汉国自然看的非常清楚,所以在这之后的多次小规模会战中,就大量的使用装甲集群进行突击,而且反响都非常不错,夺回了不少被俄军占据的土地。

………………………………………

巴黎的郊区的一处空地上,一台长相酷似“雄狮五”的战车,正在进行各项实验。

“陛下,这是我们第二代灰狼战车,与第一代不同的是,我们直接换装了和汉国同等级的七十五毫米倍管伸缩火炮,射击精度至少提高了三倍以上……”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目前的发动机,虽然用的还是老款的西姆林发动机,但是我们在老款发动机的基础上扩大了发动机气缸,以及重新设计了点火,甚至就连战车履带的厚度,都增加了,这样的好处是能够整个战车在恶劣路况下的通过性……”

“除了这些基础性能,我们甚至在车内开了一个小型的酒柜,专门放置红酒,让我们的士兵可以一边品尝美味的红酒,一边击败我们的敌人!!”

“真的吗??”

“真的有红酒??”

拿破仑三世听斯图加克将军讲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任何波动,但在得知车内有红酒后,立马来了兴趣,追着斯图加克询问其中的细节。

比如红酒的开瓶器是否方便,玻璃杯是否会因为摇晃掉在车内碎掉,甚至包括是否是冰柜。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些边角料,但偏偏拿破仑三世,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些问题,甚至他直接说出了“如果我也可以喝着红酒,将战车开进伦敦,然后一炮炸掉白金汉宫的大门,那么我这辈子就没有任何遗憾”的话。

而对面的陆军司令斯图加克虽然有些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回答:

“陛下,我们目前很难对酒柜进行冰冻,毕竟我们现在的大部分动力都要用于战车的运转,想要冰冻,只能在开战前冰好放进酒柜保存……”

“上帝啊,不能时刻保持恒温,真是个让人痛苦的一点,要知道红酒只有在微微冰,恒温的情况下,才最好喝!!”

拿破仑三世摸着额头面露遗憾的说着让斯图加克尴尬至极的话。

而这个时候,随着“砰”的一声枪响,实验场上的战车终于动了起来。

只见这台代号灰狼二的战车,启动的时候,发动机的噪音发非常大,哪怕隔着老远都能够听见,以至于拿破仑三世抱怨了一句:

“幸亏上帝听不到,要不然他一定觉得我们疯了!!”

斯图加克站在一旁赔笑,什么也不敢说。

而在场内,这台编号“004”的实验车,正在开始爬坡,接近六十度的坡,只用了不到七秒钟,就爬了上去,看起来动力非常充足。

但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当过完第二个路口后,在进入一个水坑障碍的时候,战车陷进去了,出不来了。

“快,快去看看!!”

本来还准备在拿破仑三世面前“邀功求赏”的斯图加特,看到这一幕,直接就叫人去查看。

边叫人还边低下头对坐在藤椅上,戴着墨镜的拿破仑三世解释说:

“水坑太深了,超出了履带的爬行高度,一般战场上,是不可能有这么深的水坑的。”

拿破仑三世微微点头,其实他已经看出了问题,但他很给面子的没有揭穿,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他有多么高尚,单纯就是因为刚刚的红酒话题,把他哄开心了。

让他选择性的忽视了眼前这个在平时看来,已经极其严重的失误。

而当战车被拉起来的时候,大半都泡上了泥浆,给人一种乌漆麻黑的感觉,以至于拿破仑三世都感叹是看到了“乌龟”,而不是战车。

这场“虎头虎脑”的实验,也在拿破仑三世的示意下结束,只不过结束是结束,但对于陆军部长斯图加特来说,他可以明显看出刚刚拿破仑三世走的时候,摘下墨镜看他的眼神,看似平平淡淡,但他很清楚,这是对他个人的警告。

尤其是走之前,说的“我们不能落后汉国太多”,更是让他后背湿透了,直到现在,他的额头,还在忍不住的往外冒汗。

斯图加克非常的清楚,这件事如果办不好,会有多么严重,看看前任那个因为贪腐进去的陆军部长就可以看出。

在这位伟大皇帝手下,尤其是处理军队的事务,那可不是难上加难的问题,而是如何活下来的问题。

毕竟从过去的经验看,只要是涉及军队,且只要有悖于这位拿破仑三世皇帝命令,以及出了差错的,基本都逃不掉被送进监狱,甚至直接被绞死的命运。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在这位皇帝这,算是玩明白了。

…………

柏林,刚刚处理完公务的俾斯麦靠在阳台上的沙发椅上,看着落日的夕阳,本来紧绷一天的表情,慢慢的放松下来。

“哗啦……”

摊开手中的柏林日报,这是他经常看的一份报纸,上面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明声问题,比如猪肉的价格最近降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饲料市场的下跌。

对于这个,他还是喜闻乐见的,毕竟猪肉价格跌了,就意味着更多的德国人能够吃得起猪肉,吃得起香肠,尤其是那些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在他看来,更是应该每天吃肉,最好像汉国人一样强壮。

(这个时期的汉国人因为近乎无限的肉蛋奶供应,身体素质在全球都属于前三,甚至前二的存在,身高已经连续十年领跑五千万人口以上国家榜了。)

(汉国平均身高一米六八,在这个时期,仅次于那些人口少,但是天生骨架高大的北欧国家)

“嗯,最近黄油的供应上涨了,这是一个好事,证明我们目前的奶牛数量,正在继续增长。”

俾斯麦看着报纸上有关“巴伐利亚地区黄油供应量上涨百分之二十”的新闻,整张脸都笑开了花。

毕竟黄油这玩意和猪肉一样,都是德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黄油又是从牛奶中提炼的,而且脂肪量很高,在这个物资不算丰富的时代,是不折不扣的“补品”。

(汉国计划再向波斯增兵三万,据悉其中有一支部队是来自其首都的卫戍装甲师。)

看到这个消息,俾斯麦直接从沙发椅上站了起来,甚至为了看的更清晰点,他甚至站在阳光下仔细的逐字逐句查看。

尤其是在看到“卫戍”的字样后,本来放松下来的精神,瞬间打了起来,甚至就连表情都开始有些不对劲。

“汉国人想要一举将俄军赶出去??”

俾斯麦自己问自己,眼神中露出了一丝“疑惑”,毕竟在他看来,这场战争虽然汉国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打击俄国,顺利的进入中东,乃至欧洲,但像现在这样把卫戍部队派出来,手笔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不对,他们不可能光为了波斯,毕竟如果光为了波斯,依靠前段时间的战争,足够让俄国答应他们的条件,退出波斯,甚至再打一次,尼古拉未尝不会退出伊拉克,毕竟现在俄国人在伊拉克的统治成本,确实很高!!”

俾斯麦的表情严肃,此刻的他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迷宫,他根本不知道这些汉国人到底想要做什么。

如果说汉国进军中东,甚至二次和英国人合作对付俄国佬,他都可以理解,毕竟汉国作为域外国家,想要进入欧洲,甚至在中东取得一定的控制权,不可能不付出点代价。

但像现在这样,却是让俾斯麦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不明白,在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其实不是增兵,而是在俄国人被打懵的时候主动表达谈判的想法,毕竟以他对俄国的了解,他们是不可能为了波斯,甚至伊拉克,导致整个俄国陷入战争困境的。

毕竟现在的俄国已经在中亚和阿富汗,获得了足够多的好处,这个时候待在中东,维持庞大的陆军,其实是非常非常不明智的打算。

最起码如果俾斯麦是东罗马首相,他第一件事就是劝说尼古拉和汉国谈判,保住中亚和阿富汗的战利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东罗马帝国宝贵的国力和发展时机浪费在这上面。

要知道现在整个欧洲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第二次工业化,这个时候陷在中东,和另一个大国打一场没有结果的战争,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

“不不不,汉国人一定想要做点什么,他们一定想要做点什么!!”

俾斯麦打开了一张中东地图,到处找着可以让他发现的机会。

“伊拉克,波斯,大马士革……”

俾斯麦嘴里念叨着各个中东国家的名字,最后将目光放在高加索这块几乎都要让他忽视的山地上。

“不对,高加索也是他们的一部分,到底在哪里,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俾斯麦的眼神充满了疑惑,他感觉汉国人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甚至他本能的感觉,德意志帝国,很可能已经进入到棋子里面了。

这种感觉让他很不喜欢,他不喜欢被控制的感觉!!

(本章完)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