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柏林……

明媚的阳光洒在了柏林的街道上,为路上的行人披上了一层“光纱”所做的衣裳。

柏林在目前的欧洲,其实地位一直都不算高,这个高不是指柏林的财富和工业,而是指影响力。

毕竟整个柏林的影响力,实际上是跟着整个德意志帝国的影响力而走的,单纯如果从城市的角度看,实际上柏林目前的各项产业是不弱于,类似巴黎,阿姆斯特丹这样的城市的。

但是真实情况来看,柏林的影响力,甚至还不如已经没落的阿姆斯特丹,这从金融排名就可以看出,阿姆斯特丹一直将柏林压在身下。

毕竟金融还有影响力这种虚拟的东西,其实是很看氛围的,氛围不够,哪怕实力再强其实也是无济于事。

而出身重工业的柏林,实际根本就不适合金融这样需要“虚与委蛇”“纸醉金迷”的东西。

而且日尔曼人的性格,又是欧洲出了名的刚硬,再加上从普鲁士王国时期就留存下来的重工业,军事立国的传统,注定了德意志和其他欧洲国家尿不到一个壶里。

在这样的情况下,柏林做的金融业务也大多来自于本国,以及传统的日尔曼德语区。

而对于德国人来说,不是他们不想象将产生像英国法国那样遍布整個世界,而是不能。

这个不能,除了所谓的关税壁垒以外,最大的壁垒就是影响力和殖民地。

影响力自不用说,光是西罗马帝国所影响的地区,就占到整个欧洲的一半,甚至还能跨越到北非和西亚,而另一个强大帝国,大英帝国自不用说,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哪怕是现在也是让世界所有国家仰望。

如果再算上德国为零的殖民地,那基本可以断定,德意志没有任何海外生存的空间。

但就那句“上帝一定会给你留下一扇窗”一样,艰苦的市场环境,也锻炼了德国产品的市场韧性,以及对产品质量的保证。

从目前欧洲的产品市场就可以看出,哪怕因为高昂的关税壁垒,德国商品依旧很受欢迎,而这也为德意志的产业进步,科技进步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德国的工业,虽然最早脱胎于欧洲,但最后却兴盛于汉国模式,但是汉国模式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是目前德国无法解决的,那就是原材料和市场。

而这也是最近几年汉国模式在德国渐渐走不通的根本原因,毕竟汉国模式再好,以德国地处中欧的地理环境,除了煤铁等重工业所需要的资源,几乎上什么都没有,当然,中欧平原的粮食,可能也是德国同其他欧洲国家竞争时最大的本钱。

只不过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进入到第二次工业化的时代,所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尤其是至关重要的橡胶石油,俾斯麦领导下的矿产局,把整个德国都翻遍了,都没有找到石油,自此,德国工业也进入到了依赖煤铁工业的阶段,哪怕是现在,煤炭和钢铁带动的工业产值,依旧占据整个德国工业生产总值的八成以上。

而工业产生的经济畸形,又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德国的战略问题。

整个德国,在度过前些年德意志统一的震动后,到了现在,其实已经把能吃到的红利都吃完了,哪怕是所谓的“大基建”“大铁路”,其实也只能减缓个几年罢了,最多不超过十年,这些建设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发展,就会逐渐开始减慢,直到陷入停滞。

虽然目前欧洲很多国家,也没有石油和橡胶,从这些来看,德国的未来应该还算光明,但是不要忘了,此时的欧洲已经和原时空的欧洲有了很大的不同。

两个罗马,就已经将大部分国家生存空间极大的压缩,虽然俄国人手中的石油,目前来看,也只能廉价的提供给欧洲其他国家,但这不代表他们对于石油产业衍生的利益和工业,不会心动,一旦俄国工业发展起来,那么所谓的“廉价石油”,就将成为杀死德国工业海外市场的第一把利刃。

更不用说类似大英帝国这样拥有庞大海外殖民地的国家,资源对他们来说,只是早发现和晚发现而已,甚至就连目前德国极其渴望的橡胶,英法两国哪怕也是需要依赖汉国,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其他控制的地区种植这种绿色黄金,以保证战时的橡胶供应。

而对于德国这样什么都没有的国家来说,资源就像一道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带在身上的魔咒,怎么也挣脱不掉。

德意志,注定要为资源而战,为资源而活!!

………

柏林的皇宫,虽然没有凡尔赛宫的那么的奢华,但是光从占地面积来看,却是不弱于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宫殿,甚至比那些国家的宫殿,还多了一股厚重的感觉。

“首相,陛下最近头疼,恐怕无法接见您了,十分抱歉!!”

看着对自己表示歉意的侍从官,俾斯麦表情变幻了几下,随后点了点头,丢下一句“祝愿陛下早日康复”就离开了。

刚走出宫殿,俾斯麦回过头看着高大的宫殿,心里叹息一声,头也不回的上了一辆黑色的“慕尼黑”汽车。

(德国采购汉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逆向开发出德国第一辆汽车,属于德国第一个汽车品牌)

靠坐在慕尼黑汽车宽敞的后座,看着前方正在一丝不苟开车的司机:

“回首相府……”

“是,俾斯麦先生!!”

司机一口地道的柏林口音德语,说话间,操纵方向盘,经过了一处带有红绿灯的路口,只不过相比于那些直接闯红灯的其他内阁车辆,俾斯麦一开始就嘱咐,必须按照交通规则,不能搞特殊。

看着窗外的那些骑着自行车,或者漫步在街头的人群,俾斯麦眼中的疲惫之色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是他平时一直都在线的斗志。

当汽车重新启动,感受着汽车发动机的轰鸣,俾斯麦就这样静静的靠在座椅上,不断将目光放在窗外人流涌动的柏林城。

歪着脑袋看了一路,直到司机的提醒,他才清醒过来,随后就在司机的照料下,下了车。

当走进首相府的时候,他还能听到一些平时都能够听到的争吵,以及刚刚进来就响起的:“首相……”

“首相,这是最近的工业投资补贴,请您签字……”

当秘书将一份写满德文的文件递过来的时候,还没进入办公室的俾斯麦眼睛疲惫的咪了一下,随后伸手接过。

看着上面一片有关“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补贴,俾斯麦嘴角扯了几下,最后开口:

“为什么没有炼油厂的计划,我记得上个礼拜,我们刚刚讨论过要在德国境内建立五个大型,世界一流的炼油厂,为什么没有这个??”

看着俾斯麦严肃的表情,秘书连忙回答:“首相,目前汉国出口自欧洲的,大多数都是成品油,俄国那边的石油开采量,因为价格的原因,又不是那么充足,最近英国和俄国签署了一个为期五年的供油协议,未来五年内,巴库地区生产的一半石油,都将交给英国……”

俾斯麦听到这句话,脸色微微出现变化,但又不死心的问了一句:

“波斯方面呢,我记得我们有和波斯签署过有关于石油的开采意向协议书??”

“虽然只是意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从波斯方向获得廉价的原油……”

秘书听到俾斯麦提起“波斯”这个名义上的“雅利安亲戚”,语气微小的回答:

“首相,早在一个礼拜之前,波斯就将原本提供给我们探测开采的石油区,以加一华元的方式卖给了汉国的石油公司,我们之前提供的意向金,也在昨天被退回……”

“甚至他们还提供了一笔意向金一半的违约金!!”

秘书的话,就像是战鼓一样不断的击打在俾斯麦本来就疲惫不堪的心头,让他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

“首相,我认为我们应该从汉国人那里寻求突破,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原油,每年向市场提供了一半以上的成品油……”

“我们想要完成炼油厂这个项目,目前来看,只能寻求和汉国的合作!!”

秘书的话让俾斯麦稍稍宽心了不少,但很快他又陷入到了另一种焦虑,那就是汉国为什么要给德意志提供原油,仅仅是因为德国是个强大的国家吗??

如果是原来,这个理由,还真有可能成立。

但是现在的欧洲最不缺的就是强国,德意志,甚至在这一票强国中并不占据任何优势。

而在如今的石油市场,汉国占据绝对的主动,他们凭什么要放弃利润最丰厚的成品油市场,将本来就廉价的原油提供给德意志呢??

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德意志的炼油产业乃至后续的一却和石油有关的化工产业,都很难建立起来。

“送一份请柬给柏林的汉国公使文军.蔡先生,我明天请他吃饭……”

“去柏林酒店,不了,就在我家!!”

俾斯麦最后还是用相对正式的“家宴”,来表达对汉国公使,乃至他背后大汉帝国的尊重!!

………………………………………

“这个俾斯麦,还真有意思,谈国事,就谈国事,还非要去他家,不知道还以为是去皇宫呢!!”

坐在汽车前排副座的驻德武官林右闽,看着前方的柏林大街,嘴里吐槽着请他们参加家宴的俾斯麦。

坐在后排的蔡文军闭着眼睛,呼吸平缓,但是耳朵却一直在动。

等到林右闽唠叨的差不多了,才开口:

“这是家宴,和那些正式的场合不一样……”

“可是再不一样,谈的东西不还是一样,有什么区别??”

作为曾经的陆军上校,参加过的美洲战争,有过十七年军龄的林右闽很不明白,明明其他地方就能够解决的事情,非要搞到他们家里。

“哈哈,这你就不明白了,有些事,还是家里谈的好,太明显了,惹人惦记!!”

菜文军说完后,就没有再说了,毕竟有些东西不能说的太明显。

而在前排副座的林右闽嘴里一直念叨着“惦记”这个词,一直等到穿越了第三个红绿灯,才反应过来,看了一眼已经闭上眼睛,完全没有反应的蔡文军,看了一会,便什么也不说了。

………

“首相阁下,我记得外面上一见还是汉堡,当时我去汉堡看当地的工厂,那个时候,你还专门抽空和我见了一面……”

一见面,蔡文军就提起几年前,他还在汉堡做公馆副领事的事情。

“当时我还记得,蔡你戴着一个黑色的眼镜,看起来就像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在进度客厅的路上,两人谈笑风生,坐下的时候,佣人都已经将一切都准备好了。

两人喝着咖啡,谈天说地的好一会,才慢慢谈到正题。

“公使先生,我这次请你过来,是希望和汉国达成一项合作。”

俾斯麦说话的时候,没有一下子把什么都说出来,而是先试探对方的态度。

“哦,什么合作,如果有利于我们两国,我们一定会郑重考虑!!”

蔡文军说话同样非常谨慎。

“蔡,我们是老朋友了,我就直接说好了,我们德意志希望汉国能够每年提供至少两百万吨的原油给我们……”

听到这个要求的蔡文军,表情愣了一下,随后笑着开口:

“首相先生,目前全世界的原油消耗量,大概是两千万吨左右,你们一下子就要拿走至少十分之一的原油产量,我想,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答应你们这样的条件……”

(汽车产业大爆发导致的原油产量每年直线飙升,数据参考汽车产业刚开始的1900年)

“而且据我所知,德意志的汽车普及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而且随着电灯技术的普及,煤油灯的需求,也在每年以百分之十到十五的速度下降,再过几年,怕是只有一些发不了电的地方,才会需要煤油灯了……”

听到蔡文军说起“电灯”,俾斯麦本来还很期待的表情,瞬间变的有些怪异,虽然很快便调整了过来,但是却被蔡文军察觉到了。

“公使先生,你所说的那些,我都知道,但伱更要知道,德意志这些年在工业上的投资,在整个欧洲,哪怕是英国佬和法国佬都不可能比的上我们,我们拥有整个欧洲最大增速的工业,尤其是新兴工业,但我们的石油供给却是最少的……”

“这难道公平吗??”

俾斯麦做出一副“委屈”的模样,展示给了对面的蔡文军看。

蔡文军面对俾斯麦的“假惺惺”,回了一个挣扎的表情,好像这件事,真的办不了一样。

眼见于此,俾斯麦干脆表示:

“如果汉国可以每年定期向德意志提供原油,我们将向汉国单方面降低一部分关税……”

不得不说,这个提议,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尤其是在市场大于一切的今天,光有产品原材料,没有市场,那后果,想都能能想出来。

蔡文军犹豫了一会,眼神复杂的看着这位“铁血宰相”:

“首相先生,不得不说,你的提议很诱惑人,但是你应该知道,德意志市场,并没有那么简单,你们的工业,完全可以和我们竞争,我们并没有占多大的便宜……”

蔡文军的意思很明白了,要开绿灯。

俾斯麦点燃随身携带的烟斗,缓缓的放进嘴里,靠在椅子上,望着对面这位蔡公使,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开口:

“公使先生,不瞒你说,你们汉国发明的电灯,确确实实是个伟大的发明,甚至可以说是比汽车更加伟大的发明……”

“但我想,就像你刚刚说的,电灯淘汰煤油灯,是历史大势,我们不能够改变……”

俾斯麦说到这里,其实蔡文军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了。

“我们已经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建立统一整个德意志全境的电力网,就像当初的电报网一样,而这些所需要的订单,除了一半是本地公司的,剩下的一半,都可以交给汉国来完成……”

“怎么样,公使先生,足够吗??”

俾斯麦这个时候说话,显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他就是认准了汉国不会拒绝这样带有明显好处的商业订单。

果不其然,听到这里的蔡文军也不装了,直接回答:

“足够了,但我还需要汇报,毕竟,我不是负责石油的!!”

蔡文军对俾斯麦挑了挑眉头,一副调皮的模样。

“如果这些还不够的话,可能真的需要我去马戏团表演了……”

“哈哈……”

蔡文军望着幽默的俾斯麦,忍不住发出几声酣畅的笑声。

“公使先生,这是我妻子做的番茄炒鸡蛋,是我最喜欢吃的菜,我一向喜欢用它来搭配我们慕尼黑小麦做的黑面包……”

看着将番茄炒鸡蛋放在一片黑面包之上的俾斯麦,蔡文军嘴角乱扯,最后还说:

“黑面包配番茄炒鸡蛋,不错,确实是难得一见的新吃法!!”

(本章完)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