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孝琬的事情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毕竟高澄不在了,没有爹撑腰的孩子,再怎么嚣张,也得夹着尾巴做人。

让人意外的是,高长恭并没有来找高伯逸“谈心”,虽然因为公务见过几次面,但却丝毫未提及高孝琬的事情。

高澄家的那位倒霉蛋,如果高澄没死的话,他母亲是元仲华,显然太子之位非他莫属。然而高澄死了,他就什么都不是了,比渤海边的咸鱼还要咸,现在混得连高长恭都不如。

高澄家的几个儿子,似乎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团结,特别是在遇到变故的时候,更是如此。

高孝琬这段时间一直被关在邺南城皇宫的监牢里面,像是被人遗忘了一样,大家都在忙各自的事情,一时间竟然不记得有这个人了。

……

长安今年似乎又是要干旱的节奏。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晚春该下雨的时候没下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场景也没发生,倒是一日接一日的晴空,从来不曾停歇。

眼看着长安周边的那八条河,水位全都下降了不少!

按照经验,进入酷暑之后,接下来就会有暴雨,然而在此之前,地里的庄稼估计都死干净了。没有植物固土,大旱之后,暴雨会延绵不绝,接下来就是大洪水,洪水过后就会闹瘟疫,瘟疫到冬天停下来,然后进入青黄不接的饥荒季节!

如果统治者们不小心经营的话,呵呵,不需要等几年,只要到明年春耕还没解决流民安置的问题,马上就是民变!

历史上,宇文泰时期,宇文护时期,宇文邕时期,杨坚时期,关中看似太平,实则民变一直没有停歇过。

这都是因为气候和生产力的限制,让人们活不下去了,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长安郊外,官府的胥吏将周边数千只鸡都赶到一起,让它们有规模的在田地里活动,寻找蝗虫的虫卵。还别说,此举效果颇为显着,有没有吃到蝗虫卵杨坚不知道,但这些鸡都肥了一圈绝对是真的!

“高伯逸能做到齐国的禁军大将,齐主近臣,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

宇文邕看着眼前长满了青苗的田地,感慨的说道。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