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高洋的圣旨颁布之后,邺城官场震动,很多人都是夜不能寐。当然,这些人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者是找带头大哥商量对策,或者是彼此间抱团取暖,或者是假装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假装不知道这件事,该干嘛干嘛。

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宰辅杨愔的府上,也是颇不平静。

“大雨要来了啊!”

院子里散步的某位大肚中年胖子,深深叹了口气。

此时深秋的天空满是金色的阳光,丝毫看不出要下雨的样子。

这位胖子所叹息的,只不过是邺都的政局罢了。

高洋立储,半路上发圣旨,他喵的到底讲不讲规矩了?

一想到这一位的“骚操作”,杨愔就满肚子的火气。

圣旨,不是高洋说发就能发出来的,必须要从宫里到朝堂走了过程,这才叫“官方认定”。自从魏晋的时候,就是这个规矩!

不然怎么能叫门阀与皇族共治天下呢?

严格来说,这是高洋侵害了他杨愔宰辅的权力。

只是,有些事情你没发去说,高洋也不会有闲心听你去说这个,他能规规矩矩的按常规套路走,你就要偷笑了,真不能指望太多。

“阿郎,崔大人来了。”

家中一个下人走到杨愔跟前说道。

东魏时期,邺都民间有谚语:三崔二张,不如一康。这里的“三崔”,就是崔暹、崔季舒、崔昂,而“一康”,指的是高欢的机要秘书陈元康。

崔暹已死,崔昂年少的时候,就跟杨愔结下很深的梁子,自然是不会来找他。

所以这个崔大人,只可能是跟杨愔私交很好的崔季舒了。

“行了,退下吧,我知道了!”

今日,很多官员都来找杨愔商议对策,全被挡在门外,理由跟段韶拒绝高演的理由一样,就是“生病了”。

不过,杨愔不可能把崔季舒挡在门外,两人在高欢霸府时期,就是老相识了。高澄还在的时候,就是一个圈子里混的人,按“结党”的观点看,这二人就是一党的。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