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 第546章 狂风暴雨罩长安(3)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2 15:16:30

宇文邕在长安大开杀戒只是一方面,如果他只知道破坏国家的根基,自身建设又跟不上,那最后的下场,估计跟前秦苻生,南齐萧宝卷之流一个下场。

事情的另一方面,就是军队的编制只有那么大,需要的将校只有那么多,一部分人被宇文邕下狱了,自然会空缺出很多位置。

那些顶上去坐上高位的年轻人,自然会对宇文邕感恩戴德。

具体的讲,就是宇文邕所倡导的“半宿卫”制度,有了用武之地。

半宿卫制度设计得非常巧妙,优点极多。高伯逸那一世的历史上,鱼俱罗就是半宿卫出身的禁军大将。

该制度的核心就是,一支军队,两套军官。

比如说同一折冲府的两千府兵作为一个作战单位,一共需要一百名中低级军官,那么宇文邕就选出两百人,然后将其打散分为甲乙两组。

当甲组在长安的皇宫里轮值的时候,乙组就在外领兵。当甲组结束轮值后,会去驻地替换乙组军官,乙组军官进京参加轮值。

宇文邕逐渐将这样改革后的府兵制度,推广到长安周边地区,借此机会夺得了京畿的兵权。由于于谨的不作为,宇文邕的计划很成功。

这也是他在长安地区搞事情的本钱!

半宿卫制度确实是一种创举,首先就是扩大了军官团的规模,而且让很多求路无门的寒门有了上进的机会。

其次就是减弱了高级将领对军队的控制,大大加强了皇权,培养了一大批忠于皇帝的亲信。

最后就是为将来恢复军事实力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大批从基层上来的军官围绕着皇帝抱团,形成了勇于进取的“少壮派”。这些人在未来对齐国和对突厥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最近长安从午时开始就戒严,居民一天之内只能活动三个时辰,如果不听话,就会被抓起来审问。

宇文邕麾下的北衙十二卫,直接向皇帝汇报情况,不需要向任何人禀告,就算是杨坚或者贺兰祥,没有皇帝的手令,也无法调动超过5人以上的禁卫。

得月楼里,小腹微微隆起的崔泌,不安的在一楼大厅里走来走去。这里的生意自从宇文邕发动政变以来就完全停了下来。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