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以西的磁县附近,新一批禁军招募完毕,在此集结训练。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自耕农中征召而来的,服役期限只有两年。

如果从训练开始,到能够正式参战,这个时间差不多也要半年。基本上说,也就是正式服役一年半就会退伍。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等于是在为国家储备能战之兵了,短期看,绝对是个亏本的买卖。

周国皇帝宇文邕,绝不会采用这样的兵制。因为对于现在的北周来说,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了发展的瓶颈。精兵路线,才是最需要的!

而齐国的人力资源极为丰富,高伯逸有平定天下的志向,甚至将来还要驱逐突厥,吊打高句丽,经略辽东。

没有大量经过初步训练的兵员,是没有办法维持这样局面的。所以齐国调整招兵的政策,也在情理之中。

平原中央预设的“战场”两边,都垒起了土丘,新兵们都在土丘上整齐坐定,伸着脑袋去观看平原两端列阵的神策军精锐。

某个土丘上设立的“点将台”上,高伯逸叉着腰,看着战场上列队整齐的神策军,扭过头对张彪说道:“发信号,可以开始了。”

此次演练的主要内容,是步骑对抗,弓弩与骑兵对抗,战线对垒的情况下,如何迂回包抄。说白了就是不借助任何地形,真刀真枪的来一场“硬对抗”!

春耕刚刚结束,高伯逸就马不停蹄的准备看一场好戏了。此次对抗,神策军的标准装备“箱车”,已经消失不见,据说是已经从主力队伍中退役,交给前线府库,用于辅兵运粮。

不再参与正式战斗。而取代箱车的,是一种名叫“二轮推车”的装备,据说这个名字还是高伯逸起了,极为庸俗,倒是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顾名思义,这种推车,就两个木轮子,极为轻便。平时由辅兵装箱,站前临时组装,据说一组熟练的辅兵,一炷香时间就能将推车组装好。每一辆车的零件,都可以互换,补件损坏后,可以替换重组。

车轴用的精钢,乃是邺城的作坊集中打造的,采用了最新的炼钢技术,燃料为石炭,又采用了风箱等新设备,因此炉温较高。

这种推车除了车轴外,其余部分造价极为低廉,甚至在边境的县衙府衙所在地,找些木工就能搞定,非常适合在边境打消耗战。

二轮车的正前方是一块厚木板,有木条做支撑,外面蒙了一层棉布,棉絮,特殊纸张与细柳条交错的“蒙皮”,韧性与硬度都不缺,表面上一层桐油,下雨天这种二轮车还有避雨的功能。

就是不怎么耐火烧,这一点倒是跟之前的箱车没有本质区别,不能用于攻城战,但是打野战是非常犀利的。

张彪拱手对高伯逸行礼道:“喏,负责记录和评判的人也准备好了,这就开始!”

说完,他从腰间掏出一个又短又细的竹筒,用火折子点燃。

“砰!”

一朵鲜红鲜红的烟花,在空中燃放,顺便还在空中留下了大量的红色粉尘。鉴于如今北周也有部队用烟花发令,高伯逸便亲自督造,改良发令烟火。最主要是,就是增加了“染色剂”的成分。

让其白天的时候,在发射后,也能在空中经久不散。

一声令下,位于东面的神策军周敷所部,开始结阵,二轮推车横向间隔不到一步,已经列阵完毕。车前蒙皮的空缺位置,还“别出心裁”的装上了尖尖的撞角。

这可不是高伯逸的建议!而是二轮车装备到大军之后,士卒们自己想出来的,稍稍改动下就可以。得知这件事后,高伯逸只能感慨,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作为第一线打仗的官兵,他们自然知道什么装备好,什么玩法好。

毕竟都是跟性命相关的东西!

演习开始,位于西面的老鱼带着神策军的骑兵主力,从大阵两翼迂回,避过了二轮车组成的严谨阵列。周敷让位于大阵后方的步槊兵变阵,长槊位于军阵侧翼。

老鱼带着轻骑兜了一大圈子,没找到突破的机会,只得跑对方大阵的最后方,隔得有好几百米远不懂,远远观察,引而不发。

土丘高处看到这一幕,高伯逸不动声色的微微点头,老鱼打仗还是很稳,现在周敷这边军阵未乱,强行冲上去只会损兵折将。相反,在敌军侧后方掠阵,让马匹休息一会,顺便隐隐威胁不让周敷冲锋的时候尽全力。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