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 第1065章 改革(3)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2 15:16:30

高氏皇族的蠢蠢欲动,这完全在情理之中,毕竟,谁愿意从皇族堕落成平凡人家,甚至被赶尽杀绝呢?

高伯逸对此非常理解。只不过,理解归理解,打压还是不能少的。他和那些人的区别在于,高睿等人,只想着能干掉自己,夺得权力就行了。

而他高大都督想的事情更多,在掌握了权力的情况下,要做的事情,就不仅仅的争权夺利了,而是让齐国这条大船,驶向通往天下一统的那片美丽新大陆。

而不是让它搁浅甚至沉没。

齐国要变得更好,那不仅仅是夺权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却并非是充分条件。

几天后,邺城以西的“工地”,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高伯逸带着竹竿两人,轻车简从来到这里,四处查看。

那些六镇的战俘,没有罪的,早就被释放,然后再次被重新打散组织起来,以100人为一个“生产队”,集体行动,去干那些重活。

而陆续迁徙而来的鲜卑军户,则是以家庭为单位,充实到“生产队”里面,他们努力工作换来的只有以家庭为单位的口粮,但是被许诺,三年后,可以在邺西城更西边的地方,获得土地。

以后他们的整体收入,就是仅仅够温饱的农田,多余的,需要从军,或者在邺西城的工坊里劳作,才能维持下去。

为什么这些人那么乖巧的同意了这种明显就是压榨的“不平等条约”呢?

因为高伯逸免除了他们的徭役,除了当辅兵以外,他们不需要无条件承担任何国家工程。

也就是说,这些人的家庭,除了男人以后可能会上战场以外,其余时候,是不需要管那些杂事的。

不平等一样的不平等,然而事情却简单了很多。高伯逸这么做当然有私心,那就是削弱邺城中枢对晋阳鲜卑军户的管制,让这些人只知道世间有“高都督”,而不知道朝廷为何物。

至于三年以后,等到那时候再说呗。

邺城地跨漳河两岸,有水的地方,造纸,纺织,印染等行业,都有发展的便利条件。高伯逸当初在规划邺西城的时候,就定义其为“工业区”和“商业区”两块。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