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 第1041章 下一站晋阳(下)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2 15:16:30

北齐京畿大都督高伯逸所率领的“联军”,在高平大破段韶率领的六镇鲜卑,最终段韶身死,大军全军覆没。军中仅有唐邕和亲信数人,在战前绕路往洛阳方向去了。

其余的人,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可以说,经此一役,晋阳六镇鲜卑的主要有生力量,作为一个独立的势力,已经不存在了。

在处理完战俘的相关事宜后,高伯逸命令杨素和高长恭,带着非神策军的人马,押解着战俘回邺城,在邺城以西安置战俘。

独孤信部镇守高平、晋城一带,而高伯逸本人和斛律光,则是带着神策军主力,北上壶口关和潞州,企图打开通往晋阳的通道。

十天之后,大军来到壶口关的壶口城下,这里是晋阳的咽喉,号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是有一两千精锐驻扎,短时间内挡住高伯逸和神策军,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然而,将领和士兵也是人,只要是人,就会收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想法还有士气,都是跟晋阳老家里的情况相关的。

如果他们看不到任何获胜的希望,那么坚守就变成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而事实上,在高伯逸还没有来的时候,就已经因为缺粮,而有不少士卒逃亡回家乡了。

这天,高伯逸终于带着人来到壶口城所在的隘口跟前,看着那高大又狭窄的城墙,看着两边都是悬崖峭壁的天然屏障,忍不住发出一阵阵感慨。

从国都安全性的角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晋阳大概能排到前三位。但是,国都的安全性,与交通的便利性,却往往是相反的两个选项。

四通八达的国都,交通便捷,更容易发展经济和集中财富,人才。然而,这样的地方,肯定是易攻难守的,比如说建康城,也就是后世的南京。

而封闭又有天险的国都,安全是安全了?然而,道路必然不好走,而且货物进出都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比如晋阳,比如长安?一旦失去了国都的位置,后面的朝代都很少会将国都定在这里。时代越是发展?对交通的便利性越是要求高。

“大都督,可命人带着段韶的人头,让敌军士卒用吊篮吊上城楼,此关应该可破。”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