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出题组的报纸一经问世,很快销售一空,加印几次依旧供不应求,不少媒体看到这其中的奥妙所在,纷纷抓住流量密码,大肆批判!

特别是随着权威媒体的下场,全国的报社和媒体更加卖力地为学子们发声,通过报纸、电视、电台广播等渠道,批判高考数学试卷的各种问题。

从解题思路的思路到得分的方式,把整个出题组的人批判的一无是处!

舆论一直连着发酵了好几天,却始终不见出题组的相关人员回应和表态,这下不少媒体顿时急了,纷纷打电话联系高考命题组。

结果这高考命题组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找都找不到!

京城,青年报办公室。

“小沈,怎么样?打通了吗?”

“还没有,打了很久一直没人接!”

曹廷儒听到这话,沉吟了一会儿。

“主编,这出题组也太不当回事了,咱还通知他们干啥?”

“通知他们当然是想看看他们的反应,光是咱们批判,顶多是热闹一阵罢了!”

“但是现在都联系不上出题组的人啊!他们不会跑了吧!”

“跑倒不至于!估计有其他事耽搁了吧!”

曹廷儒在走到办公椅上坐下,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突然一拍桌子。

“是咱搞错方向了,高考出题组,一般会在高考前两个月成立,出完题就会与世隔绝,直到高考结束才能出来,出题组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如此也就原地解散了。

咱们现在打电话肯定联系不上人!”

沈俊才听到主编的话,顿时眼前一亮。

“还是主编厉害,那现在他们解散了,咱们再批判是不是也没啥用了?”

“还是有用的,出题组解散了,出题的人还在!你去查查数学试卷的出题人,查到信息之后拿给我,我到时约一下采访!”

“好的,主编!”

沈俊才听到这话,连忙去忙了。

……

与此同时,原命题组的总负责人顾文昭在看到新闻和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声讨时,顿时脸都绿了。

不少老家伙打电话嘲笑他,让他无奈之余又有点憋屈!

这次的数学试卷太难,让不少学生折戟沉沙,媒体这才趁势追击。

顾文昭把各种报纸看了一遍之后,当即打了個电话出去。

京城,数学研究院。

一个中年人拿着一沓子报纸,风风火火地闯进了办公室!

“老周,你咋还这么有闲心,外面都翻天了!”

“咋啦?天塌下来了?还是你又研究出新理论了?”

“嗐,都不是,那些报纸和电视台都在骂你呢!”

“骂我干啥?我啥也没干?”

“还不是你前两个月出的数学试卷,现在成绩出来了,全国平均分26,京城的才17,实在是太打脸了啊!”

周绍斌听到这话明显愣了一下,这才放下手里的茶缸,问道:

“老张,你别唬我啊!就那试卷,考成这个样子?他们还是高中生?”

“哎呦,我滴个祖宗哎!你快别说了!你那题出的阅卷老师都做不出来,好多老师都不会做,还是看了答案才写出来的!”

“不是吧!那些题也不难吧,我承认是出的活泛了一点,也不至于考个二三十吧!”

“得了吧!你是研究数学的,当然觉得不难,那些数学老师做完都觉得费劲,有的还都不会写!”

周绍斌听到这话,顿时无语。

“哎!学生不行,老师更不行,咱们国家的数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当是为国选才是容易的啊?难道就没个高分的?”

“高分的也有,但是都不多,一个省也就上百的人,你想想一个省里少则四五万份试卷,多的七八万份,这才占多少?

1%都不到?不是说你出的题不好,实在是现在的学生水平还跟不上,你想想高考才恢复几年。

你看看刚开始高考那几年的数学题,看看这几年的题,再看看你出的题?跨度太大了!”

周绍斌听到这话,顿时就暴走了。

“那能是数学题吗?啊?刚开始那几年学生能力差我承认,但是那些是啥题?那叫数学题吗?那他娘的就是看图识字,那也配叫高考题?

前几年的数学题,也就是初中的知识而已,我出的题很难吗?

光靠高中的知识都能得个一百分,自己考不好就怪出题人,咋滴?生不出儿子怪媳妇儿呗!

考的好的也没见他们感谢啊!”

“行了,老周,你跟我吼没用!快想想咋办!”

“咋办?凉拌呗!哼!”

周绍斌说完这话,当即一屁股坐了回去,端起桌上的茶缸,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老周,你别使性子,咱们先研究研究对策!这些报纸你先看看!”

张旭东说着把一沓子报纸放在桌子上。

周绍斌看到后,拿起报纸看了起来。

看了几份之后,里面说的事情大同小异,都是批判他出的题太难,要么就是做题的切入点太新颖,与学生们往常做的题型差别太大之类的等等话题。

看到这一幕周绍斌顿时气乐了。

“咋的?我还得给他们出他们以前做过的题呗?这意思是?”

“老周冷静!这些个媒体就会瞎起哄,咱们先想想办法!”

“能有啥办法?出题组高考完就解散了,现在找人有啥用?

对了,这种报道那个报社先出的?我咋突然觉得这里面有人捣鬼呢!”

“啥意思?你怀疑有**水东引?”

“你说呢?如果不是题太难?但是他们的分数最低,你觉得会是什么下场?”

“这么说?京城考试中心把锅甩给咱们了!”

张旭东有些将信将疑地问道!

这很容易引起他的怀疑,京城的学生考的这点分数,不转移一下注意力,压力就会集中在他们身上!

周绍斌听到这话,叹了一口气,冷静下来后,他顿时就想清了这里面的逻辑!

“也不算甩锅吧!毕竟全国的数学成绩确实是不高,这也是能引起公愤的主要原因!刚好被人利用了一下而已!真是可恨!”

“那咋办?就没办法治治他们?”

“当下还不行,没有个好的目标!贸然出击只会适得其反!

这样吧!老张,你先去查数学全国的高分都集中在多少,顺便查查满分的有几个?”

“行,你也别生气了,保重身体要紧!”

“好,我知道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这才分开!

周绍斌坐在办公室里,脑袋倚靠在椅子上!

抬起右手轻轻地按压着太阳穴,舒缓心情。

下午,张旭东神情有些沉重地走进了办公室。周绍斌看到这个情况,也不由得严肃起来。

“啥情况?不会是全国一个满分都没有吧?”

“那倒不是!”

“有满分就好!那你咋还这个样子!”

“哎!你自己看吧!”

张旭东说着递给周绍斌一张统计表格。

周绍斌接过来一看。

120分的一个,118分的一个,116分的三个,115分的十个,110分以上的全国不到一百个!

看到这一幕周绍斌也有点沉默。

“这下有点难办了!”

“那咱只能受着?”

“受啥受?忍着可不是我的性子,你明天帮我联系几个报社!我回应一下!”

“要不算了吧!确实是题有点难!”

“题难是难,但咱也不能这样任人宰割!

咱们出题组也要有个体面,不能被某些小人给利用了!

你有空的话查查这个满分的人去哪里读大学了,我看他数学的附加题也全做对了,是个好苗子,要是能来学数学就好了!

说不定未来咱们又能多出来一个大数学家!”

“不是吧!你不是说出的不难吗?咋又想挖人呢?”

“题确实是不难,不过是随手出的罢了,但是想全做对却是不容易,特别是附加题和考试题全对的情况下,说明这小家伙儿在数学上还有点天赋!

何况现在全国就这一个满分的成绩,你还不明白啥情况吗?”

“啥情况?你不会要以他为突破口吧!”

“未尝不可!”

“老周,这不合适!问题是全国就这一个满分的,也说明不了什么?”

“有啥不合适的,咱又不偷不抢的!有一个全对的,就说明我出的题不是刁钻和怪异,做不对只能怪他们自己不好好学习!”

“那你悠着点,我先去联系报社,你说选那家好?”

“不急,现在报社应该都在找咱们!唱戏唱戏,只有一个人算是什么戏?

你就在家安心等着,有人找你了,你再端着点,等到差不多了,再安排,明白了吧!”

张旭东听了这话顿时有点无语。

“好吧,你千万别玩砸了!”

“放心吧!”

听到这话,张旭东不放心地又嘱托了周绍斌几句这才离开。

张旭东回家之后就被妻子告知,有几位主编来访,在家等着他呢!

听到这话,张旭东暗道来的还挺快!

回到家看到儿子正在待客,三位主编看到来人,当即起身问候。

张旭东连忙招呼三人坐下,挥手让儿子离去,四人寒暄了几句,这才切入正题。

第二天下午,周绍斌在自己办公室接待了几位报社的记者。

众人畅谈了一下午,周绍斌详细介绍了自己出这份高考数学试卷的出题思路和想法,以及为国选才的良苦用心!

听得众人感慨不已,随着采访的深入,众人也越发理解了这位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傍晚,采访结束后,周绍斌要拉着众人一起吃饭,被众人婉拒。

离开数学研究院后,三家报社的主编坐在一起商量了起来。

同样的采访,除了要跟报社自身的定位结合之后,还要选取不同的方向进行剖析!

三人提前商量一下,选好方向,也能避免竞争,这样一来还能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

商议许久之后,三位主编这才带着各自的人马回了报社!

当晚三家报社就开始加班加点地写稿子,趁热打铁,放在明天的头版头条上!

第二天一大早,新的报纸发行后,这些天一直在追逐者高考事件的一众学生和家长们,可算是过足了眼瘾!

报纸还没到,不少报亭就围满了人。

报纸的价格并不贵,一份只要五分钱,发行量大的差不多都是这个价!

报纸到了之后,不少人纷纷抢购,生怕晚了就买不到报纸。

拿到报纸的人们一看,除了老生常谈的批判试卷之外再无新意。

“你们快看青年报上的内容!”

“上面说啥了?快念念!”

“对,快说说!”

“是不是有新的内容!”

“有有有,你们买吧!我还有事儿先走了!”

说完也不等众人回话,一溜烟就跑了。

“哎,你这人!”

众人一边嘟囔一边掏钱买报纸。

拿到报纸一看,头版头条写着的就是出题组的回应。

众人一字一句地看着,生怕看差了!

文章的最后写着:

这次的高考题,确实是出的活泛了一点,但是为国选才,不该是死板教条的,而是要为国家和人民负责。

我出的题,乍一看确实是有一点难度,认真做一下,考个一百分是比较难,但是上个六七十分,问题并不大。

至于全国26的平均分,我不知道是怎么来的,是以讹传讹还是怎么回事?

特别是有的的地方均分才十几分?拿着全国最好的资源考才这么点分数,还好意思出来指责出题组。

看看鲁东、中原、苏省、荆楚的学生们,高考生七八万均分都能到28,有的还上了30多分,有的地方呢?不到三万份试卷,考了十几分和偏远地区都差不多!

还好意思怪出题组,好的不学净学坏的!

考的这么差,这些年有没有好好读书?

那些说题难的人,就不知道反思一下自己?

同样的试卷,同样的题目,为啥有人能考120 10,有人只能考10。

有人吃不饱饿晕在课堂上,却依旧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有人鸡蛋牛奶从不间断,一学习就累,一看书就头疼。

结果到头来考的这点分数,对的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对的起老师吗?

整天怪出题组,怪老师,怪天怪地!

但凡你们有全国理科状元十分之一的努力,也不至于考这个分数!

与此同时,京城各地看到这份报纸的考生们,纷纷破防!

出题组如此针尖对麦芒的回应,瞬间引爆京城!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