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伴我行 第二十六封信 爱在左,同情在右

作者:陌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05 08:25:37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诗琳:

我看到你了,诗琳!美丽的诗琳!M城三月的阳光下,美丽如斯的你,用那温和的手臂扶着刚冲过铁人三项比赛终点的我。这一刻,时光停滞,天地凝固。然而我哭了,号啕而哭。

你是坐着轮椅来的,诗琳。那金属的框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这样的光芒下,抱着你的脚,我泪流满面。你说阿城别这样,很多人在看着呢。我不觉得,不觉得。你说别担心你的腿,会好的。这时你的背后有人向我伸出手来,说你好。那个人,那个医生吧。我擦了眼泪,很不客气地跟他握了手。我的手劲很大,看到他疼的咧了嘴。但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笑,眼镜后面瘦削的样子,让我觉得他分外可鄙。

队友们把我拉走了。主席台上正在宣布三项竞赛的总成绩。我们这支队伍,获得了总成绩第三名,仅次于本院大三学员队和工程大学学员队。M城舰院获得了大丰收,祝贺之声不绝于耳。人们不仅看到了这间学院现在的辉煌,似乎也看到了未来几年的希望。我麻木地与队友们一起领了奖,没管别人在说些什么褒奖的话,满心都在想着你,诗琳。典礼上还决定,因为我们大一学员们的出色表现,我们最后参赛的12个人,每人嘉奖了50分的学员学分。而12人中的前3名,方旭,我和另一名陆战队员,又额外奖励了30分。也就是说,加上其他成绩,我与方旭已经可以荣升为学员少校了。但是,这有什么用。

典礼散会后,高手说总算可以摆脱那个方教练的掌控了,今后的生活可以舒口气啦。方旭也说是啊,方教练的训练强度比他在陆战队新兵时的强度还高,他自己都快顶不住了,还好谢天谢地,比赛完了,大家各奔东西。他的话说出了我们所有人的心声。大家都很兴奋地想,终于要跟方教练说再见了。

军队之事,争事之后,不变的永远是庆功之宴。庆功之宴,必然有酒。学院并不提倡学员们喝酒,尤其是嗜酒。记得大将有一次问我,小江,喝酒很多与嗜酒之间,有什么区别。我说,大概就在于一个度吧,以这个度为衡量标准,喝酒不能超过,超过就是嗜酒。所谓过犹不及嘛,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庆功会上,我们依次向方教练敬酒。他是我们获得这样成绩最大的功臣。我们笑容可掬,满心希冀,终于要和这个严酷得如同魔鬼的教练作告别了。尽管心里巴不得他马上离开,脸上却是一副副留恋不舍。那时我总在想,我们什么时候都变成于连了,一个个全变成于连了。呵。只是我们的玛蒂尔德都在哪呢。

我代表陆军班,告诉方教练,说我们很舍不得他,没有他我们就取得不了这样的成绩,我们多希望大学四年都与他呆在一起,我们多希望他能带我们走向更高的高峰。尽管这些话,我们是在咬牙切齿中说的。方教练很高兴,他说他是首次看到80后的年轻人们,有着如同我们一样的拼劲,这让他改观不少。他说,他已经决定了,明天就向学院训练部打报告,他要继续担任我们的军体及舢板教员,直到我们走向世界,获得世界冠军为止。而最近一到两个星期内,将带领着我们乘着舢板,征服风高浪急的渤海。

还好,到这时我的脑袋上只是冒了三到四层的冷汗。高手口中的酒水,也只是喷出来了而已。但可怜的大将与胖子,都摔倒在了地上。重重的,重重的。

我以前是不喝酒的,诗琳,你知道。上大学之前,几乎滴酒不沾。并不是说喝酒多少就是正与邪的分界,而是那以前的我,没有太多的愁绪。及至后来,我终于明白李珊然为什么在中秋晚会上不顾一个淑女的矜持喝那么多。那是因为,希冀的状态,由于被残忍打碎,当人产生恨不得麻木与虚幻的感觉。

庆功会上,我也记不清自己喝了多少。敬领导的酒,领导敬的酒,战友们互敬的酒……数不胜数。及至后来,摆脱众人的纠缠,一个人走到食堂外的校道上,初春冷冷的风拂在身上,夜空中晓星明亮。我看到了你,那如星光一般闪动的眼睛,诗琳。

美丽的诗琳,那天我们坐在操场边的观众台上,周围寂静,天地间仿佛就只余下我们两个人,还有一天的星光。我们心中都有千言万语,相互对视,却都不想说出来。

终于,我忍不住,扶着台阶,吐得天翻地覆。你呆在离我五米的地方,静静地看着我,静静的。

对于一个生命中还有激情的人来说,爱情就是一场无日无夜的战斗。诗琳,你知道吗?并不是恋爱的最后是不得到对方死不罢休,而是,一场真正的爱恋,真的能让一个人,痛得彻心彻骨。

我不知道星光是不是满天的心愿,那一闪一闪的,闪烁不定的精灵,看在眼里,引人遐想,却又总遥遥无期地相隔。诗琳,这是上大学来,我给你写的第一封信里的话。那么简单质朴的一句话,现在回想起来,怎么内中却那么那么的无情与苦涩。

诗琳,还记得那句话吗,爱在左,同情在右。这句话,大概是在我们中学的时候听过的,不知道是初一,还是初二,是冰心写的,原文是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是很好的一段话,温馨,可人,充满哲理,却又恰当好处地点出了对人生,以及对爱的态度。走在这条路上,不能缺少爱,同样,也不能缺少同情。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古人比我们深刻的多。古人把爱情,其实不称作爱情,而称作惜,或者称作怜。怜爱与惜爱,成就了古人千年恋歌的精髓。那时候的女孩,永远是处于最被动地位的,美丽多情,温柔小巧,语不大声,笑不露齿,能随受苦难,能从一而终。中国女姓的伟大与善良在她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她们的从属,因为她们的忍让与牺牲,那时候的男人,对她们十分的心痛与爱惜,很多恋爱,能够流传千古,风靡一时。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说是一位老人,苦等长征时期的丈夫六十多年。且不论丈夫的生或死,她却能达致精神世界的极巅。爱,真的可以延续这么长时间,一甲子,六十年。董永与七仙女,不过数年便成永隔,最后成为隔河的期盼。而有的爱情,不过匆匆数天。坚持,坚持到自己青春不再,坚持到自己年老体衰,坚持到信念破灭,值吗?如果那位老人在眼前,我肯定会问出这样一句话,但是,我们是没有资格去评判他们的爱情的?爱之中没有值不值。

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爱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需要别人评东评西,除非这爱之间,多加了众多的功利的目的。当然,功利之中的爱也是爱,也不应受到鄙薄。似乎有些跑题了,说的就是怜。那位老人,可能就是怜悯丈夫的孤单吧,或者那位革命者已经牺牲,或者还活着,身居高位但不知她的消息,或者到了外国或是台湾地区,都有可能。但一点肯定的,那位老人守候着她的丈夫,就是不想如果哪一天丈夫回来了,会觉得被抛弃的孤单。

爱在左,同情在右。有时候听到有电视剧里面说,某人要同某人分手,其中的理由是不爱了,勉强在一起只是同情而已。其实同情又何尝不是爱,不在乎,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能有同情吗?既然在乎,既然关切对方的感受,那么进一步,岂不也是爱了吗?爱,要怜惜另一半的苦,知道对方为着自己二人未来幸福所做的辛苦打拼,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宽容。随时撒种,随时开花,那样人生这荆棘长途,也总会变得花香烂漫。

希望我未来的爱人,能够看得到这篇文字。背一遍冰心老人的诗,与我共携手,带着花篮,走着一路,洒满欢乐。爱和同情是我们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让我们对于自身,对于家人,对于我所奉献的这个伟大的集体,对于我们的繁荣但需要更繁荣的国家,都能做些点缀。

说的都是些什么呵,诗琳,明明是个资历浅薄不会说些大道理的大一军校学员,却偏偏装模作样地说下这些句子。这是否一种病态的心理,我也并不知道。就像我们脚底下那曾经的舢板,划向的可能是光辉湛蓝的大海,也可能是覆灭失败的深渊。

诗琳,那晚我们离别在空旷的操场,你扶着我的肩膀,轻闭着眼,给我了最后一个轻吻。很轻很柔,你长长的睫毛还轻扶着我的眼皮,让我备觉生命与命运的无情。你说阿城对不起。我说诗琳,我们都喜欢的那首歌,陈晓东的《比我幸福》,爱不用道歉来弥补,不是么?

次日你走得匆匆,诗琳。你留下一封短籖,你说看见我今时的模样,知道我能坚强,能顾好自己,你便完全放下心来了。你说截骨的痛苦对于你来说其实不算什么,真正你所在乎的,是失去你之后,我的生活会如何。你说终于,你放下心来了。

第二天,你们便离开了,诗琳。准确的说,柯克他们是在你的催促中离开的。你不能面对清醒过来的我,清醒过来的我也无法回味你的苦痛。美丽的诗琳。当我手触在被那些冰冷的铁皮取代的你的腿脚的时候,我就觉得,命运之于我们,于你,于我,何其不公,何其不公。

这种不公,以致于我在若干天后的蓝天碧海间,仍觉得心魂动荡。

这次远航的舢舨是由结实的玻璃钢纤维制成,其硬度和韧性大大超过木质船体,是跨越海峡成为可能,尽管如此,长达120海里的航程,依然是困难而危险的征途。

六艘舢舨在参训队员们整齐的口号声中,满怀信心地驶向大海。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航程。荡桨、驶帆、救生、生存。我们的梦,我们的海。

方教练给我们出了重大的选择题。他说,在环球远航选拔之前,有两个试验性航程,一是跟随“汝昌号”学员训练舰南下,出访柬埔寨和泰国两个国家;二是参与这次为期两个星期的乘坐舢板横渡渤海海峡的航程。可以选择,毫无问题。三月的渤海海峡,正是风高浪急。而近万吨排水量的“汝昌号”上,却是波澜不惊。

这样的选择题会让很多人头痛。正像当初让我们选择是留在L城军校的陆军专业还是去选择联训班的海军专业一样。选择了后会让人后悔,不选择,也会让人后悔。

25%的人,选择了横渡渤海的项目。75%的人,情愿跟着威武雄壮的“汝昌号”,实施他们生命中第一次出国的光耀之旅。而且他们认为,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远航,可以为他们有可能的环球航行,打下经验与基础。

诗琳,我是属于那25%之列的。与宽敞明亮的“汝昌号”相比,现在的我,却更喜欢窄小舢板上的颠簸与风浪。就像我总喜欢不顾一切的浸湿在珠城的暴雨中一样。

横渡渤海海峡舢舨远航是M城舰院的传统科目,在无边的大海漂泊,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意想不到的情况都会突然发生,而舢舨远航不仅仅是对大家的体力、毅力、耐性和协作等多方面素质的全面锻炼,更是学员接触海洋,挑战自我的有益尝试,舢舨远航也因此被称为“海上大学”。当远,这比起“汝昌号”上学习到的东西要少得多,但,它却更有挑战性。

我似乎还未曾从失去你的伤痛中完全清醒过来。风浪能埋没我的心思罢。诗琳。祝已经离开了三月北地的你,在南方过得快乐罢。

爱你,却不能再说爱你。呵。我这样的人,生活,呵。

祝你快乐,比我幸福。

诗琳,再聊。晚安。

2002年3月19日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