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称帝纪实 162 吴王

作者:枉凭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6-03 13:05:08

二月底时近仲春, 早过了乍暖还寒的时节,然而黎明时分,天色将亮未亮的时候, 晨风吹来仍是有些砭体的寒凉。

永嘉帝龙体抱恙已逾七年, 近些年身子骨越发不舒坦, 早将三日一朝的传统改成了七日一朝,时辰也从卯初改为卯正。

大楚的早朝历来都是在勤政殿前的汉白玉广场上举行的,奈何近年来万岁龙体欠安,广场上到底风大露重,寒气侵人, 老皇帝就把御座挪到了温暖的勤政殿之内, 大臣们则依旧站在广场上, 有事有本就直接跪在勤政殿门口奏对,皇帝能听见,其余臣工们也能听见。

不过永嘉帝精神头不济, 即便是这七日一次的早朝, 坐在龙椅上往往也能睡过去,听政不过是走个过场, 基本一句话都不说就会散朝, 早朝也就是个花架子,一应政事依旧归于中书省,除非大事——例如王徽封王——竟是连批红都少了,寻常折子看都不看,还带着票拟就发还回了中书省衙门。

这天正是二月二十八, 乃是二月份的最后一次早朝。

按照惯例,百官在殿外行了三跪九叩大礼,山呼万岁,孔全禄吊着嗓子喊一句:“有本奏来,无本退朝!”

前些年倒还有些耿直臣子奏上一两本,而近些年早朝越发流于形式,也就没什么人上折子了,反正所有事情一应上报中书省就是,在这样的早朝上,除非是有足够动摇国本的大事,又或是那等六月飞雪的重大冤情,否则一般都不会有人上奏本。

孔全禄等了半晌,见无人应答,便扯嗓子喊了一声“退朝”,就同张瑾一并扶着永嘉帝离了勤政殿。

众臣目送皇帝的龙辇仪仗消失在宫禁拐角,这才各自松泛开来,三三两两寻了相熟的同僚又或是上司叙话,或往宫外踅摸早点吃食,或直接赶往各衙门理事。

这些年王徽远在朔北,每次因军功升迁,万衍一党都会在金陵为她据理力争,故而燕云王同右相一脉交好也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王徽历来不做掩饰,散了朝就同万衍会合了,又喊上袁熙几个,打量着一同去外头寻相熟的店家吃了东西,再各自回衙门办差。

几人方有说有笑一起往外走,却不防背后忽传一声:“燕云王,且慢行一步!”

王徽回过头去,却见身后不远处站了一小撮人,为首一人身材高大,相貌还算英俊,只是嘴唇周围蓄了一圈浓密的黑胡子,倒给那张脸添了几分凶相,身上穿一袭玄地金纹圆领蟒袍,胸前翔龙云纹补子,头戴镶金绣龙乌纱,一派尊荣华贵的模样。

和王徽身上穿戴的也大差不差,只不过凡有龙处,王徽是四爪,此人却是六爪。

这人旁边还站了个高瘦老者,鬓发花白,双眼却炯然有神,面色威严,精神矍铄,身穿正一品绯红圆领官袍,胸前是仙鹤补子,倒是跟万衍的衣着一模一样。

王徽脸上扬起笑容,几步走过去,一面拱手道:“吴王爷,丛相爷,小王这厢请您两位的安了。”

吴王郑唯宪哈哈笑着受了王徽的礼,一旁丛国章却板着脸避开,而后又行个礼道:“下官不敢受郡王的安。”

王徽但笑不语。

一旁万衍也上前来给吴王行礼,见了丛国章却只打个拱,微笑招呼:“元辅。”

丛国章微微点头,回了半个礼,依旧板脸,“孝箐。”

他二人左右为相,虽然时人多以左为尊,且丛国章资历远比万衍要老,但毕竟两人同掌中书省,同为正一品,并无明确上下级之份,两人之间多以平级见礼,万衍称丛国章为“元辅”,也不过是个礼节上的尊称。

袁熙等人和吴王身后那拨人也各自上前见礼,只不过这些人最低也是三品大员,个个都是重臣,便算私下里各逞心机,斗得你死我活,见了面却仍是摆足了笑脸,你好我好大家好,其乐也融融。

到底是勤政殿外,便算众人龃龉累累,常年不对付,面上也还是一派和睦,王徽对吴王,万衍对丛国章,袁熙对礼部尚书,各人自动自发挑了同级别的对手,各自捉对互相吹捧,直说了盏茶时分,吴王才笑吟吟从怀里掏出个大红地泥金信封来,递给王徽。

王徽一愣,接过来笑问:“王爷这是?”

“说来也是喜事一桩。”吴王笑道,右手抚着颌下短须,“去年底在渊尚未回京,仲娘又给本王添了一子,本王就求到父皇跟前,给她请封了侧妃。孩子到三月初十恰好满百日,王妃同本王商量着也是要大办,燕云王既为侧妃长姐,自然得是座上宾,这帖子便由本王亲自下给你了,在渊可不许不来啊。”

王徽脸上笑容不变,眼神却是一闪。

她那便宜老爹王世通续弦之后,继母兰素心曾产下过一对龙凤胎,男孩乳名元哥儿,据说两岁上就夭折了,尚未来得及取学名,别说是王徽,就算是原主的记忆里,对当年那个奶娃娃也没什么印象。

女孩闺名叫王衡,王家男女分开序齿,王衡行二,小字便叫做“仲娘”。

能产下庶子,又能令吴王直接称她小字,可见王家二姑娘在吴王府里还是相当得宠的。

王衡产子又晋封吴王侧妃,这件事王徽自然知道,大楚历来的规矩,诸王妾侍凡育男胎者,皆可晋侧妃,这是将近三百年的规矩,没什么好争论的,更何况这只是个亲王的庶子,又不是宫里新添了皇子,故而王徽知道便知道了,也没有特别大的反应。

不过令她颇为意外的是,自打回京以后,她那老爹和后娘却是一次都没有上过门,当然,她也没那个心情去主动瞧他们,只是遣人递了话,又打点几样礼品送了过去。

所幸王氏夫妇不严不慈的名声早几年就传出去了,燕云王同父母不睦,这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初时尚有人诟病燕云王不孝,然而毕竟王氏夫妇有错在先,且王徽回京后圣眷优渥,万岁爷又是亲自犒军又是赐宴坤宁宫的,甚至连燕云王差点给定安伯去了势,圣上都连申斥也没有一句,反倒还好言安慰,还解了龙泉剑上的剑穗赠给燕云王……

手里既有兵,又有权,还得圣眷,又因是女子,连御史台也只是上了几道酸了吧唧的折子就没下文了,如此显赫,时间一久,自然再没有人敢对燕云王不敬。

当然,一些儒林士子为了彰显不畏强权的风骨,倒是经常写了各种诗词文章痛骂女郡王的斑斑劣迹——有趣的是,当年大肆赞扬边塞将士、为燕云王驱除鞑虏歌功颂德的,差不多也是这拨人。

无论如何,也都是些屡试不第、自认怀才不遇的穷酸文人罢了。

不是说不重视文人的作用,但一来王徽眼下实在没工夫去料理他们,二来……她也需要一些人在朝在野不断对她口诛笔伐,如此——老皇帝多少也能放点心。

不过眼下吴王既然说到了王侧妃的事情,倒令王徽不得不在意起来了,想当年她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长乐县主,王氏夫妇都能巴巴地赶去紫金别院打秋风,如今她得封燕云郡王,官至正一品上柱国,这两个竟然安静了?

莫非是王仲娘做了吴王侧妃之后给他们的好处,竟还超过了燕云王本人所能给的?

王徽想着,心下就是一哂,暂时把这事放在心上,面上笑道:“既是吴王殿下亲来相邀,小王说什么也不能拂了王爷的面子,三月初十正日子,小王必然到府相贺。”

吴王又咧开嘴巴哈哈大笑,似是极为高兴,“如此甚好!在渊可一定不许迟到,本王同王妃必扫榻以待。”

王徽笑着谢过,几人又说几句闲话,两下里也就互相告辞了。

目送着燕云王一行人渐渐远去,消失在红墙黄瓦的宫阙之间,只见那女子个头虽非最高,然而一身玄黑蟒袍,腰锁背直,意态轩昂,气势卓然,在一众大官中间,竟有鹤立鸡群之感。

吴王半眯了眼睛,缓缓说道:“区区小女子,竟也有此龙章凤姿之态,一身气势不输男儿……勉强也可算是当世人杰了。”

丛国章依旧板着一张老脸,听吴王说了这么一句,竟是缓缓露出一个笑容来,低声道:“龙章凤姿?还是鹰视狼顾?”

吴王一愣,看向左相,不免骇笑,“叔惠,这个词可不能乱用啊,她不过一个女子……”

丛国章从善如流拱拱手,“下官失言,王爷莫怪。”而后又道:“王侧妃到底是与您说了那回事了?”

“说是说了,然而女流之辈本就心窄,况且又是小门小户出身,能有什么见识?”吴王不甚在意,“单这么听着,倒的确算得上燕云王的一个把柄,然而万一她说了假话,或者她自己都不知道实情,咱们贸贸然用了,反被那王在渊倒打一耙怎么办?还是暂且观望一阵罢。”

丛国章抿抿嘴唇,似乎有些不甘心,又道:“王爷说的是,只是即便如此,世人皆知万孝箐早归了燕云一党,深得燕云王重用,如此一来——那燕云王恐怕就不是咱们能拉拢的……”

吴王又是摇头,拍拍左相的肩膀,笑道:“叔惠,你这是一叶障目啊,只一心与那万衍纠缠了,眼光被仇怨束住,岂是堂堂大楚左相的做派?”

丛国章一愣,“……倒要请王爷指教。”

吴王捋一捋胡子,面貌看似粗豪,眼中却闪过精光,笑道:“你也说了那燕云王有鹰视狼顾之相,眼下她与万衍虽然并未明言支持哪一位,但你难道信她会是纯臣?话又说回来,叔惠可知道,目下燕云大军有多少了?”

丛国章微微迟疑,未及说话,就见吴王已然神秘一笑,以袖口遮掩,抬手比了个“八”的手势。

“八——竟、竟有这么多?!”

左相大惊失色,差点脱口说出那个数字,所幸险险刹住,却仍是满脸震惊。

“若消息无误,当是这个数不假。”吴王缓缓点头,笑容阴沉,“所谓得燕云者得天下,这样一支雄兵,如能拉拢过来,岂不比与之作对要好上太多?”

丛国章到底多年为相,惊骇之情一瞬即过,又恢复了僵尸脸,沉吟片刻道:“太子和中宫明显已开始活动,晋王也坐不住了,四皇子还年幼,倒暂时可以不论,如此一来……”

吴王点头接道:“燕云乃必争之地,侧妃口中所谓把柄,听听便罢——只是也不可大意,必要之时,当可拿来要挟燕云王为我所用。”

丛国章拱手一礼,露出一丝微笑,“王爷圣明。”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马上要登机啦!零点以后才能到家,这一章是在机场码的~

大家祝我一路平安吧哈哈哈! 166阅读网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